如厕洗手必须注意4个细节

  “卷起两个小袖口,轻轻拧开水龙头,我把小手伸出来,洗洗我的一双手。洗手心、洗手背,再搓一搓手指头,两手一起冲冲水,肥皂泡泡不见了。洗完手,先别走,对着水池甩甩手,摘下毛巾擦干净,一点儿没湿衣袖口。”这是幼儿园小朋友广泛传唱的一首儿歌。洗手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我们知道,病原微生物从感染源排出,大多数要依赖外界环境某些媒介的携带和传递,才有可能侵入人体的某一部位而“定居”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双手与各种物品接触的机会最多,故手被视为病原微生物最直接的传播媒介。如在一个家庭或宿舍中,一个患感冒的人,可以通过他的鼻和手把感冒病原传播给他碰过的物体,而这些感冒病原可以在这些物体上存活,如果别人不小心又碰到这些物体,再用手擦鼻子或揉眼睛,这样他也可能被感染。一项研究显示:人在1小时内至少会有3次用手去碰自己的鼻子、眼睛、嘴等部位。一些常见的疾病如面部皮肤感染、感冒、肠道细菌感染等,都有可能通过手—口途径进行传播。因此,饭前使后、接触传染病患者及其物品以后。用75%的酒精擦手1分钟,是最简单快速的消毒方法。此外,还可使用0.2%过氧乙酸水溶液0.1%新洁尔灭、3%碘伏等消毒液,一般用2—3毫升.擦洗后任其自干,使皮肤湿润状态保持较长时间更为有效。

  洗手防病,是不是越勤越好呢?这里必须提到另一种“讲卫生”的人,他们总是特别怕脏,反复洗手,终日惶惶不安,生怕手上沾染细菌,人们称之为“洁癖”。其实,这不是讲卫生,而是强迫症的表现,即强迫性地重复一些不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洗手、反复检查等,属于心理障碍的一种,应尽早去看心理医生,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