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五十载未敢忘忧国----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泌尿外科专家郭应禄

  从医五十载 未敢忘忧国----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泌尿外科专家郭应禄2006年06月02日郭应禄,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泌尿外科领域的带头人。1982年,郭应禄主持研制了国内第一个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样机,1984年将之用于临床治疗肾结石。1987年,他又首创俯卧位治疗输尿管结石技术,从而成为我国ESWL领域的开拓者。20世纪80年代,郭应禄率先开展了经尿道手术、输尿管镜、经皮肾镜和腹腔镜的微创手术。1991年,又由他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腔内泌尿外科学术研究有兴趣、有志向都可以听讲。每过一段时间,郭老都要带领讲师定期到开通这种教学的城市,对学员进行面对面的辅导。

  近10年的人才工程,使我国泌尿外科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质的飞跃。现在,这一工程已被列入北京大学“211”工程的标志性成果。  三忧:高层人才匮乏  也许是郭应禄不安于现状的性格,注定了他要为中国的泌尿外科事业倾尽全部心血。就在“泌尿外科人才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一个更宏伟、更远大的目标又开始在他的脑海里闪现了。“要想让我们的泌尿外科走向世界,仅有人才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英才,要有能与世界级大师对话的精英,而且不是一个、两个,是一批!”

  也就在郭老心中生成这一宏愿的时候,随着全国博士点的增加,博士生导师的数量与素质问题又渐渐显露出来,甚至出现了有些博士生的专业水平高于导师的尴尬现象。于是,2002年,针对全国泌尿外科领域的主任级医师及博士生导师开展的大规模培训——“全国泌尿外科将才工程”又启动了。

  “如果说人才工程是为提高全国泌尿外科专业人员的素质而进行的普及教育,那么将才工程就是要让中国的泌尿外科走出国门,达到世界水平。”这时候的郭老,已是72岁的高龄。

  按照“将才工程”的规划,我国每年要向境外派送近100名泌尿外科主任级人员做短期学习,同时在国内举办博导培训班,培训均实施免费教育。在将才工程启动仪式上,郭老就郑重提出:“将才将才,绝不是业务骨干这么简单,你们要学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各国专家全身心投入的敬业态度,加上永不满足的钻研和创新精神!”这一要求,被他不折不扣地压在每一个将才工程的受训者身上。而培训中授课的讲师,也都是郭老倾情相邀的国内外专家。如此的高标准、严要求,将才工程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泌尿外科的“黄埔军校”。几年下来,这一工程不但成为全国医学界继续教育领域的一个亮点,更让世界认识了中国的泌尿外科领域的发展。

  在业内,至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美国的Walsh教授是泌尿外科顶尖级人物,他以博学多才而著称,又因性格怪异、令人难以接近而闻名。由于对中国很不了解,他曾经毫不讳言地表达了对中国学者的轻视。几番周折后,郭应禄派遣了十几位博导来到他的科室学习,见到了这位大师。几番学术探讨后,这位顶尖级人物不禁暗暗吃惊,后来,他不止一次地表示:“太意外了,真没想到中国的博导英语这么好,没想到中国的专业水平这么高,没想到中国的年轻人这么刻苦,没想到中国能同时派16位科主任来我这里学习,如此集中的大规模学习,在美国都是无法办到的。”就是这“四个没想到”,彻底改变了这位大学者的偏见。他在第二年即派出4批专家来中国讲学,他自己也亲自来到北京和上海讲课、参观,并向中国学者赠送了1500盘手术录像和他的一些专著,新年他还发来寄语及贺信,特别对郭老表达了衷心的祝福。

  为了中国的泌尿外科事业,郭老的脚步似乎永远无法停止。2004年,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培训中心被中华医学会指定为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中心,并改名为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医师培训学院,院长的担子又压在了当时已经74岁高龄的郭老身上;2005年,郭老又创建了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并任主任委员,提出要将协会办成真正维护医生权益、帮助医生成长的“医师之家”;同年,由他一手创办和主持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开业。该中心集中了一批国内一流的男科专家与教授,配备了最新的医疗和科研设备,力求成为行业医、教、研、防专业机构的典范。重担在肩的郭应禄正为了培养更多杏林英才而不断忙碌着。  四忧:医患关系紧张  1987年,一个58岁的女患者因肾功能衰竭慕名来找郭应禄看病。同来的,还有这位女患者的妹妹,妹妹愿意把自己的一部分肾脏移植给姐姐。考虑到姐妹俩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郭老一方面建议她们慎重考虑再做决定,一方面开始精心研究手术方案。经过深思熟虑,郭老仍然认为手术的风险大,他诚恳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姐妹俩被郭老认真负责的精神和真挚的态度打动了。她们坚定地说:“没关系,即使手术失败了,您还能为今后的研究积累经验,也算我们姐妹为祖国医学做贡献了,您就放心做吧。”在她们的坚决要求下,郭应禄为她们实施了手术。结果,手术非常成功。现在,当年那位女患者已年近八旬,前不久,她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的录制。在节目中,她特别提到了那次手术。郭老一心一意为患者着想的崇高医德深深刻在了她的心里。这个小故事反映出郭应禄以诚信面对患者的作风。

  近几年来,医患关系紧张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郭应禄对此也有着深深的忧虑。他认为,要搞好医患关系,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诚、信。这个诚和信是双方的,也是互动的。社会上很多人对性病患者抱有偏见,这是无知的表现。这种偏见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甚至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其实,有些病,身体的不适还在其次,更痛苦的是“心理恐慌”。因此,郭老对每一个来就诊的患者,尤其是性病患者都付出他最真诚的关爱,比如创造条件为患者进行单独诊疗,询问病情时尽量绕开患者敏感的话题,甚至连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他都格外注意不刺激患者,让患者在治病的同时,也得到心灵上的安慰和心理调节。他总是语重心长地鼓励他们:“世界上没有不生病的人,有病了,不管是什么病,就理直气壮地治。追求健康,追求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力,没什么好怕的!”这种以诚待人的态度为他赢得了无数患者的尊重和感谢。

  今年是郭老从医整整50年,问及郭老最大的心愿,郭老朗声而笑:“要在2020年,让中国的泌尿外科达到世界水平;要在本世纪实现中国的泌尿外科在亚洲领先、世界一流!”耳闻郭老满怀信心的笑语,综观中国泌尿外科发展的势头,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