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冠心病应合理选择中成药

  冠心病的防治最强调综合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占主要地位。有研究表明,近10多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等技术的广泛使用,而是控制各项危险因素和使用各种治疗药物的结果。COURAGE及 OAT等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药物及综合治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重要性。中医药是我国的医学瑰宝,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令人瞩目的疗效。既往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超过70%的冠心病患者长期使用中药治疗。但是,对各种中药的特点及其在冠心病治疗方面的差异,人们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 魏盟教授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冠心病、介入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管炎症,稳定易损斑块等。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麝香保心丸等药物具有明显的促血管生成活性,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结构,增加心肌内血管密度, 从而达到增加侧支循环,减少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面积的作用,这对改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6]、 [7]。麝香保心丸等芳香温通类药物更多地是起到“保脉”的作用。

  使用活血化瘀药的注意事项

  活血化瘀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及潜在的危险性。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近年的报告显示,部分患者服用活血化瘀药可出现过敏反应,此外还可引起口腔黏膜溃疡,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糜烂性胃炎、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8]。然而临床上往往对此不够重视,需要指出的是,具有下列情况的冠心病患者应慎用活血化瘀药:

  1. 有出血性脑卒中史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再服用大剂量活血化瘀药可能与抗凝药物产生叠加作用,故给这类患者应用活血化瘀药时应注意随时监测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指标等[9]。

  2. 冠心病合并肝病、肝硬化患者由于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因子缺乏,再加上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等因素,如果长期使用活血化瘀药可诱发胃肠道出血。

  3. 冠心病患者脑部检查发现有先天性血管畸形、动脉瘤等情况时,应慎用或忌用活血化瘀药,以防脑血管破裂而导致脑出血。

  使用芳香温通药的注意事项

  以芳香温通药的代表药麝香保心丸为例,临床使用中应注意:因药物中含有麝香,故妊娠妇女禁用;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唇舌麻木现象,改为吞服后即可解除。

  在使用中成药防治冠心病过程中,应根据疾病的主要矛盾是在“血”还是“脉”上来选择治疗药物,既可使用活血化瘀药防止血栓形成,也可使用芳香温通药来长期保护血管及心肌。中药具有多层面、多靶点的干预特点,其中中成药使用方便,是对现代治疗的重要补充。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中药治疗冠心病机制将更加明确,其在冠心病防治方面将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