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损伤再灌注的中药研究

  脑缺血损伤是脑缺血性疾病的生理病理表现,治疗方法是恢复再灌注和保护脑组织。中医以活血生肌、行气通脉、补气活血法治疗有较好效果。活血化瘀药及一些非活血化瘀药都可以作用于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的某一阶段,保护缺血缺氧的神经细胞。现就中药对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和再灌注的作用研究近况,简述于下。

  ◆阻断或抑制谷氨酸释放作用

  钙超载损害线粒体结构、功能,激活蛋白酶和蛋白激酶,引起血管收缩,促进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促进自由基生成而导致神经元坏死。研究发现,以下中药有阻断或抑制谷氨酸释放作用。

  海风藤:可降低细胞内钙含量,改善缺血后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损害。

  灯盏花素:为灯盏花提取的有效成分,注射灯盏花注射液可抑制蛋白激酶,阻止钙超载,保护神经元。

  小檗碱:抑制缺血性损伤诱导的Ca2+异常升高,减少脂质过氧化生成,增加抗氧化物质的含量。

  绿茶:通过降低细胞胞浆钙离子而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神经细胞的损害。

  红景天甙:能明显降低NMDA受体,控制钙对神经细胞的损伤。

  ◆减轻炎症作用

  研究表明,来自血液和脑组织的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炎性细胞浸润等都可产生炎性免疫反应。下列中药表现有不同的减轻炎症作用。

  β-榄香烯乳:通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试验,从姜科植物郁金香中提取的β-榄香烯乳可以降低脑缺血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

  银杏叶:银杏叶的提取物能抗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及抑制PGE2的生成。

  红景天:可以提高SOD活性及含量,改善脑细胞的能量代谢,提高Na+-K+-ATP酶活性,使OFR生成减少,清除加速,LPO含量降低,减轻自由基引起的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损伤,还可抑制再灌注损伤,引起NO升高,降低内皮素的含量。

  川芎嗪:川芎嗪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对单核或巨噬细胞的浸润和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产生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其他:姜黄素能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自由基。当归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主要是其具有活血化瘀功能。

  目前,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理论的提出,有助于人们加深认识脑缺血损伤的过程,并能够根据药物作用机理的不同,指导研究和选择不同的药物。筛选中药影响级联反应的有效成分是其中的研究方向之一,具有活血和神经保护作用的中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的研究已经显示出中药毒副反应小、使用安全、疗效显著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