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解毒方药具有抗癌作用

  据中国医药报讯 日前,暨南大学药学院根据中医益气解毒抗癌的原理组成抗癌方剂消瘤饮,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手段观察消瘤饮对S180肉瘤小鼠生长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消瘤饮可通过下调突变型P53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说明中医益气解毒抗癌的治疗法则具有一定意义。

  中医学认为,肿瘤是多种病因所致的“邪毒内聚,瘀结而生”,对其治疗应以“益气活血解毒”为原则。为了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中药复方的作用和立法组方原则的正确性,暨南大学药学院进行了本次实验。

  研究人员将实验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消瘤饮组、消瘤饮拆方组1(益气组)、消瘤饮拆方组2(解毒组)、消瘤饮拆方组3(益气解毒组)。其中,消瘤饮由黄芪等中药,加以白花蛇舌草等解毒药共用组成的。拆方研究表明,益气组和解毒组的抑瘤作用均小于益气解毒组和原处方组,说明在中医治则指导下的消瘤饮疗效明确。

  PCNA在几乎所有肿瘤组织中都有高度表达,P53抑癌基因失活在人类肿瘤最为常见,突变型P53可促进癌细胞生长。本实验结果表明,益气组和益气解毒组的P53和PCNA阳性细胞数均高于消瘤饮组,与消瘤饮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消瘤饮组与益气活血解毒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益气解毒抗癌中药消瘤饮是通过影响肿瘤生长过程中肿瘤细胞的基因水平来发挥抗癌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