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原的中药资源及分布

  贵州高原位于西南亚热带区的东南部。地势以西部最高,中部苗岭一带居次,边缘部分被切割为低山丘陵。贵州高原西北部的威宁,海拔2250米,中部贵阳一 带海拔约1000米,至南部边缘的锦屏一带则降至350米。主要山地有乌蒙山、大娄山、梵净山和苗岭。本区地处中亚热带中部,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冬无严 寒,夏无酷暑,阴雨和雾日多,而日照少,湿度大,立体气候明显,全年降水量1200毫米。境内河流纵横,适宜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的生长、繁衍。 本区的植被类型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以及木兰科的拷属、青冈栎属、樟属、帧楠属和木荷属等优势树种构成,一般分布在海拔1400米以下。在石灰岩地区多为石灰岩常绿栎林。 贵州地区中药资源种类繁多,其中珍贵、稀有的有珠子参三尖杉冬虫夏草麝香牛黄熊胆穿山甲等;大宗地道药材有杜仲天麻枇杷叶山豆根、天 、天南星川牛膝委陵菜白茅根白薇、、石菖蒲玄参石斛厚朴吴茱萸黄柏、黔党参何首乌龙胆天冬金银花桔梗五倍子、半 夏、山乌龟桃仁、、金果榄木蝴蝶、南沙参木瓜、毛慈菇灵香草马槟榔仙茅冰球子黄精拳参白及续断重楼茯苓灵芝等;属于南亚 热带药用植物有苏木安息香儿茶芦荟沉香木蝴蝶等。矿物药有朱砂水银和明雄黄等。 贵州 是一多民族地区,有丰富的民族用药经验,而且民族药和民间药资源均具明显的地方特色,如加格略(苗药)、加比利吉(苗药,即朱砂根和)、尖惊药 (布依药,九头狮子草)、啊刺(彝药,刺黑珠,毛叶小檗,石黑珠,豪猪刺,生果小檗)、排志(彝药,土大黄)、喳咪咪(布依族药,山木通)、秒梅(布依族 药,杜鹃兰,独蒜兰)、豆威(苗族药,海金子,光叶海桐)、嘎汪列(苗族药,天南星,多天南星)、加灰柯(苗族药,路边青,中华水杨梅,日本水杨梅)等 都是亚热带植物种类。 位于贵州东北部的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为中国亚热带生态系统保护较为完 整的地区,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类型。植物种类约有2000种,其中亚热带区系成分很多,如冬青、红茴香、披针叶茴香杜茎山朱砂根、瑞香、狗 脊、金线吊乌龟、香花崖豆藤、蜈蚣草、五风藤朝天罐,槲蕨、华山姜、重唇石斛石仙桃、粗榧、华南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中华旌节花、常山三叶崖爬 藤、川桂、华中五味子、滇重楼、滇南星、雪里见开口箭八角莲珠子参、大叶三七红豆杉、碗豆七、管花鹿药及吴萸叶五加等。 关于贵州高原石灰岩地区药用植物的分布情况,可参阅本章华中亚热带区及南岭山地部分的有关内容。 本区动物资源约有300多种,既有华中、西南区系成分,又有华南区系的特点。主要动物性药材有穿山甲蛤蚧、马鹿茸熊胆斑蝥牛黄马宝水牛角猴骨水獭肝、、龟板九香虫蜂蜜蜂房蜂蜡灵猫香、五灵脂、、蟾酥、王锦蛇、乌梢蛇赤链蛇蝮蛇眼镜蛇、眼镜王蛇、尖吻蝮、蛇蜕水蛭等。 本区药用矿物药有30多种,如朱砂、、炉甘石硫黄雄黄水银无名异芒硝钟乳石赭石自然铜花蕊石寒水石白矾白石英琥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