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顺榕:走上中药现代化征途

  提到隆顺榕,人们首先感到的是厚重的历史,作为“卫药”的优秀代表,它不仅传承了中华中医药济世救人的精神,而且沉淀了老字号商业文化所特有的商道。日前,在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名单中,“隆顺榕”以高额无形资产评估价值名列天津药品老字号前茅。在天津药品老字号中,隆顺榕以“选材地道、配制精良、工艺先进、疗效确切、功效卓著”不仅成为国内同类中药中的佼佼者,更成为广大患者心中的“”。一百七十多年的文化积淀,蕴藏着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隆顺榕以“做中药精品,创国粹名牌”为企业使命,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品牌优势,在中药现代化的征途上,在卫药文化海洋中激浪远航,走出海河,走向世界。

  恢复老字号

  依托自主品牌创新

  2003年5月,中新药业天津中药制药厂正式恢复了具有一百七十多年历史的老字号“隆顺榕”,其产品商标也注册为“隆顺榕”。“恢复老字号不仅使企业告别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简单编号,”中新药业总经理兼隆顺榕制药厂厂长刘文伟说,“更重要的是使企业有了品牌文化的支撑点,在历史的传承中清晰了定位,也找到了企业创新的新思路。以此为契机走上品牌发展的康庄大道。”

  “企业要想形成自主品牌,朝着更高的目标发展,就一定要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破不立,有舍才能有得。”刘文伟介绍说,在恢复老字号之初,也有很多人不理解,很多人认为老名字也有几十年的历史,有一定知名度,担心换名后是否真能带动企业的发展,扭转局势。

  而隆顺榕负责人之所以有“改弦更张”的魄力和自信,源于对市场冷静的分析,“首先,天津中药制药厂这个名字专属性不强,全国有类似名称的企业很多,缺少品牌意识、企业文化,也不能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其次,医药业品种多、门类全,同种产品有很多企业在生产,导致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

  目前尽管中国有大大小小5000多家医药企业,2005年销售额加起来只有400多亿美元,而美国辉瑞公司一家企业同年的销售额就超过了中国所有医药企业的销售总额。放眼国内市场,一种药物往往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在生产,价格战不可避免。隆顺榕人认识到:“企业要想从中脱颖而出,除了在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上不断进行价值提升,最重要的就是要依托自主品牌创新。”

  “形成自主品牌,真正恢复老字号并不是简单地挂牌匾、换商标,而是要把老字号的品牌在市场打响,打入消费者心中。”刘文伟说,为此隆顺榕制定了宣传老字号产品和文化,为恢复老字号造势的一套品牌与营销结合的双重战略。自2002年年底到2003年5月更名前,经过精心准备,从发现隆顺榕老牌匾讲起,讲隆顺榕老字号的历史兴衰故事,连续在报上发了二十几篇报道。使隆顺榕恢复老字号的整个过程始终得到各界人士高度关注,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隆顺榕恢复老字号获得成功,可谓“水到渠成”。

  此外,隆顺榕还以公益活动为载体,弘扬企业理念,塑造企业形象。在非典期间向救助中心、老人院、福利院、SOS村弱势群体赠药,捐赠贫困小学,资助孤寡老人等等。传承老字号“济世寿人,泽及四方”的企业文化。“这样做不仅为社会尽力,为品牌加分,也让消费者感受到老字号制药厂的传统和理念。

  提高了我们隆顺榕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刘文伟介绍说,非典期间隆顺榕为了宣传非典知识和事迹,与报社联合推出了隆顺榕以德防病厚德载物的20个经典报道。不仅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隆顺榕的品牌也深入人心。

  通过“品牌推产品、产品促品牌”的全新品牌战略进入市场,隆顺榕的品牌知名度迅速上升,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企业成功地运用了以品牌为先导的经营战略,原有的技术优势与品牌创新相得益彰,迅速征服了市场。2006年隆顺榕品牌便跻身“首届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并在天津老字号中排名第五,品牌价值达到一亿七千五百万元,与第四名仅差一千万元,当时同时上榜的天津达仁堂恢复老字号二十多年了,而那时隆顺榕刚刚恢复老字号三年。

  隆顺榕还进一步发掘了老字号的历史感、厚重感、文化积淀,展示老字号的内涵。路过中山路上的隆顺榕卫药文化墙,每个人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隆顺榕作为一家老字号的文化和历史,在欣赏书法篆刻绘画中体味百年老号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

  做卫药精品

  发扬光大卫药文化

  何谓卫药?正如武术有南拳北腿之别,中药也分流派,其中就有“京卫通派”一脉。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条件孕育了中药不同的流派特色。天津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苏津津认为:“卫药不同于其他是由天津独特的地域文化决定的,天津是由漕运起家,临近港口;自古以来就是各种货品的集散地,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自然形成这个地区的人比较喜欢简单快捷的药品。这就形成了卫药组方丰富、见效快、敢于创新、不拘泥古方的鲜明风格。而这一点正好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也更有利于推动中药走向世界。”

  “天津的卫药是一个有着独特理念和丰富实践的中药流派,在很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说起卫药刘文伟充满自豪。他介绍说,卫药深深植根于天津这片土地,在中医医药史上创造了很多第一。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个中成药片剂——;中国第一个中成药酊剂——;中国第一个中药颗粒剂——;中国第一个中药针剂——蟾立苏针剂等多种中药新剂型。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药现代化是从剂型改革开始的,而变丸散膏丹为新剂型全部诞生在天津。

  “隆顺榕是卫药文化传承者之一,我们有责任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卫药文化。为卫药发展建立一个有效的平台,使卫药文化发扬光大,使卫药走出海河、走向海洋”,刘文伟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保护卫药文化,也会带领天津的中药企业迈上新的台阶。据了解,隆顺榕正在向有关部门申报隆顺榕为中国剂型改革的发源地。隆顺榕的中药制剂技术已经成功申报天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一步隆顺榕将联合津门众多老字号中药企业积极争取把卫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