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黄芪原植物

  1. 蒙古黄芪 别名:白皮芪(陕西),混其日(蒙药音译)。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 (A. mongholicus Bge.) --豆科 Leguminosae。

  多年生草本。主根长而粗壮,条较顺直。茎直立,高40~80cm。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2~18对;小叶片小,宽椭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10mm,宽3~5mm,两端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被柔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常比叶长,具花5~20余朵;花萼钟状,密被短柔毛,具5萼齿;花冠黄色至淡黄色,长18~20mm,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长爪;雄蕊10,两体(9+1);子房光滑无毛。荚果膜质,膨胀,半卵圆形,直径11~15 mm,先端有短喙,基部有长子房柄,均无毛。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于向阳草地及山坡。野生或栽培。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

  2. 膜荚黄芪 别名:山爆仗(山东),箭杆花(陕甘宁)。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A. propinquus B. Schischk.) --豆科 Leguminosae。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主根深长,条直、粗壮或有少数分枝。奇数羽状复叶,小叶6~13对;小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至长圆形卵形,长7~30mm,宽3~12mm,先端钝、圆或微凹,有时具小尖刺,基部圆形,上面近无毛,下面伏生白色柔毛;托叶卵形至披针状线形。长5~15mm。总状花序腋生,通常生花10~20余朵;花萼钟状,被黑色或白色短毛,萼齿5;长为萼筒的1/5~1/4;花冠黄色至淡黄色,或有时稍带淡紫红色,长约16mm,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具长爪及短耳;子房有柄,被柔毛。荚果膜质,膨胀,半卵圆形,长20~30 mm,宽9~12mm,被黑色或黑白相间的短伏毛。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于林缘、灌丛、林间草地或疏林下。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等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