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破石

  穿破石原植物

  1.构棘 别名:葨芝、黄蛇(广东、云南、广西),千层皮(浙江、云南),黄桑勒(广东、广西),黄桑木、簕路子(广西),野黄芪、山荔枝(浙江)。

  Cudrania cochinchinensis (Lour.) Kudo et Masam. (C. javanica Trecul)--桑科Moraceae

  常绿直立或攀援灌木,高2~4m,全株有白色乳汁。根长而粗壮,圆柱形,外皮金黄色或橙红色,极薄,易剥落,故俗称"黄龙退壳"。枝有粗壮、伸直或略弯曲的棘刺,刺长5~10mm。叶互生,叶柄长5~10mm;叶片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3~9cm,宽1.5~2.8cm,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侧脉8~10对。头状花序单生或成对腋生,具短柄,被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直径6mm,花被片3~5枚,有毛;雌花序球状,结果时增大,直径1.8cm,雌花花被片4,顶端厚,有绒毛。聚花果肉质,球形,直径达5cm,灰绿色,熟时橙红色,被毛。瘦果包围于肉质花被和苞片中。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溪边,灌丛中。

  分布湖南、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

  2.柘树 别名:痄腮树、柞剌、柞剌树(云南),刺桑、奶桑(贵州),黄霜簕、黄簕根(广东),剌桑根奴柘、青桑(四川),土磺胺(广西),柘桑、鸡脚剌(浙江)。

  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 Bur.--桑科Moraceae

  与构棘的区别点: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片卵圆形或倒卵形,较大,长5~12cm,先端钝或微3裂,全缘或微波状钝齿。果直径约2.5cm。花期6月,果期9~10月。

  喜生于阳光充足的荒山、坡地、丘陵及溪旁。

  分布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