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汤(玉函金匮名人参汤)
治胸痹心胸痞气。霍乱吐泻不渴。一切脾胃虚寒。呕吐清水。饮食不入。完谷不化。
干姜(炮。半钱至一钱) 人参(一钱至三钱) 白术(炒焦。一钱至二钱) 甘草(炙。半钱至一钱)
上四味。水煎。去滓。温服。 肠胃虚脱。完谷不化者。炼白蜜丸弹子大。研。和滓。日三夜二服。名。
治下焦虚寒。火不生土。泄泻呕逆。
加熟。 按方中用参三钱。仅可用附一钱。若峻用温补。用参一两。方可加附三钱。如寻常小剂。用参一钱。止可用附三分。设不审此。而附过于参。下咽之后。壮火食气。反招竭泽之殃。制剂不可不讲。
(玉函) 治挟热利不止。心下痞硬。
加桂枝。
治胃虚挟食。及结胸本虚。不能受攻者。
理中汤加枳实、茯苓。千金加半夏、浓朴、附子。治胸中闷。亦可用陈米饮或蒸饼丸服。
治冷食结滞。
治胃虚挟食。痞满发热。
理中汤加、茯苓。
治胃虚食滞。喘胀浮肿。小便不利。
理中汤合。
金匮 治妊娠胃寒。呕吐不止。
理中汤去白术、甘草。本方干姜、人参各一两。加半夏二两。姜汁糊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
(玉函) 治胃中阳虚。咽干烦躁吐逆。
理中汤去人参、白术。
金匮三物 治胸中大寒。呕吐不能食。及少腹冷积作痛。
理中汤去白术、甘草。本方干姜用四钱。人参用三钱。加蜀椒半合。(去闭口者。炒去汗)
水煎。去滓。纳胶饴半杯。微火再煎温服。如炊顷。少饮稀粥一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甘姜(金匮。一作) 治腰以下重着而痛。
理中汤去人参加茯苓。 肾着者。肾受湿着而重痛。故以燥湿为务。非肾虚腰痛可浑用也。
(局方) 治湿滞经络。腰下重着而痛。
(局方) 治暑热引饮过多。霍乱吐泻。
理中汤去人参、白术。本方甘草、干姜各半两。加肉桂、杏仁(去皮尖。)各三钱。先将甘草同白砂炒。次入干姜。却下杏仁。炒过筛去砂。合桂为散。每服三钱。沸汤调服。
(玉函) 治蛔厥。
理中汤去白术、甘草。加乌梅、黄连、黄柏、附子、蜀椒、桂枝、细辛、。以苦酒渍乌梅一宿。蒸之五升米下。饭熟去核捣成泥。与蜜杵丸。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千金治久痢诸药不瘥。本方去细辛、附子、人参、黄柏。桂枝换桂心。
《张氏医通》相关章节:
- ……
- 升麻汤(一名升麻葛根汤)
- 小柴胡汤(玉函千金名黄龙汤)
- 星香汤
- 术附汤
- 四逆汤(玉函)
- 理中汤(玉函金匮名人参汤)(当前内容)
- 半夏泻心汤(玉函)
- 局方七气汤
- 崔氏八味丸(金匮作汤。名生料八味丸)
- 金匮枳术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