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局方)

《张氏医通》在线阅读中医综合书籍在线阅读

治脾胃痰湿。

半夏(姜制。二钱半) 茯苓(钱半) 陈皮(略去白。一钱) 甘草(炙。一钱) 生姜(三片) 乌梅肉(半个)

上六味。水煎。空心温服。 燥痰。减半夏生姜麦门冬竹沥。郁痰干咳。去半夏。用姜。加川贝母。火痰。加、竹茹。老痰。加蛤粉海石。 按此方本内经及金匮、等方而立。加甘草安胃。橘皮行气。乌梅收津。生姜豁痰。乃理脾胃。治痰湿之专剂也。其灵枢。见不得卧门。

(金匮又名) 治痰积膈上。咳嗽呕哕。

陈皮、甘草、茯苓乌梅。用半夏一两(炮。去涎水) 生姜汁半合。

千金半夏汤 治胆腑实热。

去陈皮、甘草、乌梅。生姜易宿姜。加黄芩生地黄秫米远志酸枣仁。以流水秫米。去滓。煎服。

小(金匮) 治痰饮多汗。小便不利。

二陈汤去陈皮、甘草、乌梅。用半夏一两。生姜汁半合。茯苓三钱。

治胃反呕吐

二陈汤去陈皮、甘草、茯苓、乌梅。加人参三钱。以水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温服。 千金有橘皮。治气满腹胀。又。千金本方更加、、桂心蜀椒浓朴枳实、茯苓、甘草、大枣。治胃中虚冷。腹满气塞。

干呕吐涎沫。

二陈汤去茯苓、陈皮、甘草、乌梅、生姜。加干姜、等分为散。取方寸匕。浆水煎服。

治干呕哕手足厥。

二陈汤去半夏、茯苓、甘草、乌梅。用橘皮四钱。生姜一两。

治积气痰痞。饮食呕吐不止。

二陈汤去茯苓、甘草、乌梅。用半夏、橘皮各半两。生姜汁半合。

(金匮) 治胸痹短气。

二陈汤去半夏、茯苓、甘草、乌梅。用橘皮一两。生姜半两。加枳实三钱。

(金匮) 治胃虚哕逆。

二陈汤去半夏、茯苓、乌梅。用橘皮三钱。甘草一钱。生姜半两。加竹茹三钱。人参一钱。大枣三枚。

(金匮。即) 治气结成疾。状如破絮。或如梅核。结在咽喉。咯不出。咽不下。中脘痞满。气郁不舒。恶心呕逆。一切郁证初起属实者。

二陈汤去橘皮、甘草、乌梅。加紫苏、浓朴。(一方。有红枣。)

治心气郁滞。加茯神远志菖蒲、甘草。

治中脘留伏痰饮。臂痛难举。手足不能转移。背上凛凛恶寒

二陈汤去陈皮、甘草、乌梅。本方用二两。茯苓一两。加枳壳风化硝各半两。姜汁调。神曲糊丸。梧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淡姜汤下。

(玉函) 治胃虚呕逆。痞满不食。二陈汤去茯苓、陈皮、乌梅。加人参、浓朴。

脾虚痰食不运。

二陈汤加生白术、(姜汗拌晒。) 茅术。(麻油拌炒。)

治胁痛气喘

二陈汤去半夏加紫苏桑皮大腹皮桔梗五味子食盐

治客邪伤肺。久嗽不止。

二陈汤加紫苏、、枳壳桔梗前胡麻黄杏仁、桑皮。

治湿痰内外壅盛。

二陈汤加南星、枳实。

治湿热痰饮。眩晕痰窒。

加人参、白术黄芩黄连栝蒌霜、桔梗、大枣、竹沥、姜汁。

治痰湿上盛。头目不清。

导痰汤加羌活天麻、蝎尾。临服入雄黄末少许。

治类中风。筋脉颤掉。

导痰汤加羌活防风、白术、姜汁、竹沥。

治类中风。痰迷心窍。

导痰汤加菖蒲、人参、竹茹。

(千金) 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多汗不寐。短气乏力。皆由寒涎沃胆所致。

二陈汤用橘红。加枳实、竹茹、红枣。

治往来寒热。呕而痞闷。

去竹茹、红枣。加人参、柴胡

治寒涎沃胆。胆寒肝热。心悸不眠。短气恶心。耳鸣目眩。四肢浮肿。

温胆汤去竹茹加人参、熟地枣仁、远志、五味子。胆之不温。由于胃热不清。停蓄痰涎。沃于清净之府。所以阳气不能条畅。而失温和之性。故用二陈之辛温以温胆涤涎。涎聚则脾郁。故加枳实、竹茹以化胃热也。若寒热呕逆。胃气不振也。去枳实之消克。红枣之滞胃。加柴胡以疏肝。人参以扶胃。乃六君子之变法也。更加熟地、枣仁、远志、五味。又为法派耳。

(局方) 治肥人伤暑。眩晕呕逆。

二陈汤去陈皮。用醋炒半夏二倍。生姜自然汁为丸。酸浆水或、淡醋汤下七八十丸。

治风痰喘急脉证俱实者。

二陈汤去茯苓、橘皮、乌梅。本方用半夏七枚。甘草一寸。生姜指大切。加皂荚(去皮弦子。酥炙。)净末半两。水煎温服。一方。无甘草。但用半夏一两。皂荚末半两。生姜七片。同入纱袋中。以手揉取清汁。作三服。

治黄胖面肿足胀。是脾虚不前健运。虽有积聚。不可下之。

二陈汤本方橘、半、茯苓各一两。炙甘草五钱。加黄连香附苦参针砂(醋 。锈过。)各五钱。白术二两。神曲一两。醋水各半泛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用白术六钱。陈皮一钱。生姜三片煎汤送下。虚。加人参一钱。病轻者。服此药六七两。小便即长。病甚者。服一斤。小便始长。积聚去净。然后六君子之类调补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张氏医通》.chm chm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