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门

《幼科指南》在线阅读中医儿科书籍在线阅读

总括

痢疾之证,多因外受暑湿,内伤生冷而成。伤于气者,色多白,以肺与大肠相表里也。伤于血者,色多红,以心与小肠相表里也。其证后重下坠,里急而腹窘痛。又有寒痢、热痢、时痢、噤口痢之名,医者辨之。

寒痢

寒冷伤胃,久痢不已,或脏气本虚,复为风寒所乘,伤于肠胃,故痢时肠鸣切痛,实难堪当,面唇青白,口呈渴而喜饮热,此里寒虚之证也。初宜,久则主之,其效通仙也。

热痢

热痢者,皆因湿热结于肠胃,致腹窘痛,下痢无度,尿短色红,舌赤唇焦,喜饮冷水,此里热之证也。重则主之,轻则主之,或治之亦灵。

时痢

时痢者,乃痢疾时复感时气也。身体发热无汗,遍身疼痛,热为邪束,因作呕逆。须以仓凛汤散之,而痢自止,有奇功也。

噤口痢

如火毒冲冒而成噤口,其证脉大身热,不能饮食,舌赤唇红,惟喜饮冷,急宜参连救之,其功奇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幼科指南》.chm chm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