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风疮
【方歌】血风疮证生遍身,粟形搔痒脂水淫,肝肺脾经风湿热,久郁燥痒抓血津。
【注】此证由肝、脾二经湿热,外受风邪,袭于皮肤,郁于肺经,致遍身生疮。形如粟米,搔痒无度,抓破时,津脂水浸淫成片,令人烦躁、口渴、搔痒,日轻夜甚。宜服,外敷。若日久风邪郁在肌肤,则耗血生火,搔痒倍增,夜不得寐,挠破津血,心烦,大便燥秘,咽干不渴,此属火燥血短。宜饮,外擦、,合而用之悉效。兼忌椒、酒、鸡、鹅、动风等物。
方剂:雄黄
白矾(生,四两)
共研细末,滚水调敷。
【方歌】雄黄解毒寒水石,白矾四两共研之,血风疮生粟米痒,滚水调敷渗毒湿。
水煎,早、晚服。
【方歌】治血风疮,痒盛不眠血燥伤,首乌丹皮生熟地,黑参归蒺草红僵。
又方:(见项部钮扣风)
(见鼻部鼻疮)
润肌膏(见头部白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