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腹痛胸痹第七
心胃疼 有九种 真心痛不治。今所云心痛者,皆心胞络及胃脘痛也。共有九种,宜细辨之。
辨虚实 明轻重 虚者喜按,得食则止,脉无力。实者拒按,得食愈痛,脉有力。二症各有轻重。
痛不通 气血壅 痛则不通,气血壅滞也。
通不痛 调和奉 通则不痛,气血调和也。高士宗云∶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
一虫痛 虫痛,时痛时止,唇舌上有白花点,得食愈痛。虫为厥阴风木之化,宜。
二注痛 苏合研 入山林古庙及见非常之物,脉乍大乍小,两手若出两人,宜,研而灌之。
三气痛 香苏专 因大怒及七情之气作痛,宜,加元胡索二钱,亦妙。又方,用百合一两、乌药三钱,水煎服。
四血痛 失笑先 瘀血作痛,痛如刀割,或有积块,脉涩,大便黑,宜、。
五悸痛 妙香诠 悸痛,即虚痛也。痛有作止,喜按,得食稍止,脉虚弱,宜或,加肉桂、木香主之。
六食痛 平胃煎 食积而痛,嗳腐吞酸,其痛有一条扛起者,宜,加山楂、谷芽主之,伤酒,再加三钱、砂仁一钱。然新伤吐之、久伤下之为正法。
七饮痛 二陈咽 停饮作痛,时吐清水,或胁下有水声,宜,加白术、泽泻主之。甚者,之类,亦可暂服。
八冷痛 理中全 冷痛∶身凉、脉细、口中和,宜,加、肉桂主之。兼呕者,主之。
九热痛 金铃痊 热痛∶身热、脉数、口中热,宜金铃子、元胡索各二两,研末,送下二钱。名,甚效。如热甚者,用、栀子之类,入生姜汁治之。
腹中痛 照诸篇 脐上属太阴,中脐属少阴,脐下属厥阴,两胁属少阳、厥阴之交界地面,宜分治之。然其大意,与上相同。
金匮法 可回天 《金匮要略》中诸议论,皆死症求生之法。
诸方论 要拳拳 《中庸》云∶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腹满痛而下利者,虚也。吐泻而痛,太阴证也,宜理中汤;雷鸣、切痛、呕吐者,寒气也,宜。此以下利而知其虚也。胸满痛而大便闭者,实也。闭痛而不发热者,宜专攻其里;闭痛而兼发热者,宜兼通表里;闭痛、发热、痛连胁下、脉紧弦者,宜温下并行,此以便闭而知其实也。若绕脐疼痛,名寒疝,之峻,不敢遽用,而之妙,更不可不讲也。
又胸痹 非偶然 胸膺之上,人身之太空也。宗气积于此,非偶然也。
虚寒者 建中填 心胸大寒,痛呕不能饮食,寒气上冲,有头足,不可触近,宜主之。上中二焦,为寒邪所痹,故以参姜启上焦之阳,合饴糖以创建中气,而又加椒性之下行,降逆上之气,复下焦之阳,为补药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