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脉真辨
浮脉为阳,轻取有余,重按不足,如捻葱叶,如水漂木,洪大芤革,皆统于此。
主病(凡八证)
浮脉为中气虚,为阴不足,为风、为暑、为胀满、为不食、为表热、为喘急。
主治(凡七条)
浮大为伤风,其证恶风、自汗、面光、头身痛、发热、鼻塞,风伤太阳经也,宜。汗多不已,外无表证,。
浮紧为伤寒,其证恶寒,无汗面惨,头身痛,腰脊强,通体发热,寒伤太阳经也,春秋:,夏:,冬:。若衰老虚弱,而伤风伤寒,难于用散,轻以,重以。
浮滑为宿食,其证口渴、胀滞、嗳气如败卵,亦作头痛发热,但以身不痛,脉不紧,与伤寒异,宜,兼呕,;不呕,,俱加神曲、麦芽、山楂(“楂”:原文为“查”。);蛋积,加淡豆豉;胀甚,加枳实。
浮缓为湿滞。其证恶湿,体重,面垢,首如蒙物,身足肿,小便短。衰老者,治标,治本;少壮者,治标,治本。
浮芤为失血。其证吐血,衄血,溺血,便血。如血在上,而寸口洪滑,血热而逆也。治标,治本;血在下,而尺脉洪滑,血热走而不守也,治标,阴八味治本。凡上下失血,六脉浮细无力,去桂,或、,以调心脾。,去龟胶,以培真阴;兼服,以补脾土。
沉脉为阴,轻取不见,重按乃得,如石在水,如鲤卧沙。细小、隐伏、反关皆统于此。
主病(凡十证)
沉脉为寒,为水,为气,为郁,为停饮,为?Y瘕,为胀实,为厥逆,为洞泄,为阳郁之候。
主治(凡六条)
沉细为少气。其证不思饮食,或食不化,或吐冷饮。宜;兼腰膝痛,加减。
沉迟为痼冷。其证厥冷精寒,甚者,唇青爪黑,舌卷囊缩。宜,或。
沉滑为宿食。壮者,;弱者,;兼肩背痛,手战不能举箸,伏痰在脾也,治标,治本。
弱者,和胃饮;手足冷,,或理阴煎,俱加。
沉数为内热。其证便闭,便血,为淋,为崩。如下见血,;上见火,目赤,咽痛,;胃火上冲,呃逆不止,;烦热,口渴,牙痛,失血,。
沉紧为心腹小肠痛。心腹痛,;小肠痛,??肝煎;兼寒热头痛,;按沉虽属里,倘暴病脉见沉紧而数,又见头身痛,发热,乃寒邪初感,阳为阴蔽,即俗云寒包火也。宜温中发散,慎勿施以凉剂,致邪气凝结。
迟脉为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一息三至,缓、涩、代、结,皆统于此。
主病(凡八证)
迟脉为寒,为虚,为噎膈,为中满,为洞泄,为带浊,为精不固,为阴盛阳亏。
主治(凡六条)
迟浮为里气虚。其证必内寒,不思食,或呕恶倦怠。宜或理脾涤饮。
迟沉为表气虚。其证必恶寒面青,肌冷,宜。
迟在两寸为气不化精,;兼上气微滞有痰,。
迟在两尺,为精不化气,,兼加参。
迟而滑大,主风痰顽痹。四物合二陈,加竹沥、姜汁,使血行风自灭,风灭痰自消矣。
迟而细小,乃真阳亏弱,为诸寒之证。如寒在脾肾,冷泻冷痢,,兼服九气丹;寒在脾胃,食而不化,胀满,吞酸,呕吐,理脾涤饮;寒在三阴,足膝冷痛,,兼,饮之。
按脉来迟慢,总由元气不足,不可用清凉攻击,惟以大加人参为主。
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急、疾、紧、促,皆统于此。
主病(凡七证)
数脉为寒热,为虚劳,为痈疡。滑数洪数者多热,涩数细数者多寒,暴数者多外邪,久数者多虚损。
主治(凡六条)
寒邪初感脉紧数,当于浮脉主治第二条,参四时虚实治之。
虚损之脉有数者,有阴有阳。阳虚者数而无力,或兼细小。其证必虚寒,或外热如火,而内不喜冷饮,大便亦无燥结。此真寒假热,格阳证也,加泽泻,凉服,以取纳气归肾,从阴引阳之义也。又如口舌糜腐,龈烂喉痹,六脉细数,,凉服,亦同其义。阴虚者,数而弦滑,其证必多烦热,或咳嗽失血,或自汗盗汗,或虚热往来,或眼昏耳聋,如兼小水赤涩,六味丸。
无赤涩,,,兼服,以补脾肾。苟以数为热,而用知柏、生地、二冬,必至脾泄而危矣。
疟疾之脉有数者,其证若止作俱数,而兼弦滑,此肝邪乘脾土,有痰有食也,平胃散合,倍加柴胡,少加青皮、草果、槟榔;或。若止后不数、不弦、不滑,牛膝煎或。
痢疾之脉有数者,有寒、有热、有虚、有实。若烦渴身热,小水短赤,少腹胀痛,而里急后重,年力强壮,而形气有余,其脉数而洪滑有力,方为真实热,宜凉,宜下,先进,次用痛痢饮,随进,后服。如痢初起,并日久不愈,脉数而弦涩细弱,慎勿攻之。初起而少壮者,;日久而衰老者,胃关煎。俱间服吴。有胀滞,而小水赤涩,兼服。
痈疡之脉有数者,其证身不热而恶寒,饮食如常,或身热而得汗不解,痈疡之候也,服。如高肿热痛,阳症也,服,敷抑阳散。散漫而皮色不变,痛亦不甚,阴证也,服,敷。似肿非肿,半阴半阳症也,服,敷。凡诸痈疽,不问阴阳,总以隔蒜多灸为上,溃后,服八珍、十全。
胎孕之脉有数者,乃冲任气阻,所以脉数,本非火也。当分强弱寒热,不得概指为火,而以黄芩为圣药。如孕妇素虚,本无所因,而腰胀腹痛见血,胎有不安,此冲任失守,常服。因多怒多思,致肝脾多火多滞,惯常堕胎,两关洪实,。果因胎气内热,脉见洪实,胎不安者,。
按数脉诸症,凡邪盛者多数脉,虚甚者尤多数脉,则其是热非热。从可知矣。
实脉举按皆弦,鼓动有力,邪气实也。欲明表、里、寒、热,须辨浮、沉、弦、滑。凡洪、大、紧、促,皆统于此。
主病(凡七证)
浮大有力,为发热、为痈毒。沉实有力,为胀满、为闭结、为?Y瘕。洪滑有力,为实热火邪。沉弦有力,为痛滞、寒邪。按至骨而见,谓之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