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门第二十一
叙曰∶血营气卫,胥有义焉。阴在内,阳之守也,故曰营。阳在外,阴之卫也,故曰卫。二者宜调而不宜病,血一不调,则营守乎中者,反出于外而败之,微者迫于热,盛者真阳不足以运血,而卫亦败也。今考名方二十八首,酌而用之,则调元之手矣。
百叶榴花(晒干为末)
衄不止者,以此末吹入鼻中,立止。
榴花之红,有使入血。榴花之涩,可使止血。一夫当关,此药近之。
咳血者,宜此一物饮之。
褚澄,齐之圣医也。其《遗书》曰∶咳血不易医,喉不容物,毫发必咳,血渗入喉,愈渗愈咳,愈咳愈渗,饮溲溺则百不一死,服寒凉则百不一生。吾于是乎师其言矣。
牙宣者,齿根出血也,此以肥甘之热致病。每于晚膳后,以茶漱而洁之,则病愈矣。
侧柏叶(一味,春东、夏南、秋西、冬北取来。)
烧灰调下三钱。
脏毒下血不止者,此方主之。
脏毒之初宜凉血,凉血皆苦寒之药,久久则气寒,而血益不固矣。法曰∶涩可以固脱,故用柏灰之涩以止之。四时采之,必辨其方者,取其得气之浓也。他如干柿饼烧灰亦良。
人参(去芦) 樗根白皮(等分)
每末三钱。
脏毒挟热下血,日久不止者,此方主之。
脏毒,肠毒也。挟热者,谓挟客热与饮酒之类也。日久不止,则气亦虚,而不足以固血矣,故用人参之甘以补气,樗根之涩以固血。补以举之,涩以劫之,杂霸之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