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止泻药
腹泻是多种疾病的症状,治疗时应采取对因疗法。例如肠道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应当首先用抗菌药物。但剧烈而持久的腹泻,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在对因治疗的同时,适当给予止泻药。常用的药物如下:
1.阿片制剂 多用于较严重的非细菌感染性腹泻(参见第十八章)。
2.不良反应轻而少见。大剂量长期服用可产生成瘾性,一般则少见。
3.洛哌丁胺(loperamide,苯丁哌胺)结构类似地芬诺酯,除直接抑制肠道蠕动外,还可减少肠壁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强而迅速。用于急、慢性腹泻。不良反应轻微。
4.收敛剂(astringents)和吸附药(adsorbants)口服鞣酸蛋白(tannalbin)在肠中释出鞣酸能与肠粘膜表面的蛋白质形成沉淀,附着在肠粘膜上,减轻刺激,降低炎性渗出物,起收敛止泻作用。次碳酸铋(bismuth subcarbonate)也有相同作用。药用炭(medicinal activated charcoal)是不溶性粉末,因其颗粒很小,总面积很大,能吸附大量气体、毒物,起保护、止泻和阻止毒物吸收的作用。
《药理学》相关章节:
- ……
- 第三十一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 第二节 助消化药
- 第三节 止吐药
- 第四节 泻药
- 第五节 止泻药(当前内容)
- 第六节 利胆药
-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制剂及用法
- 第三十二章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抑制药
- 第一节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