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上
味甘,平、寒,无毒。主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主除烦满不乐,久悦泽。一名水芝,一名白瓜子。生嵩高平泽。冬瓜仁也,八月采之。
〔谨案〕《经》云∶冬瓜仁也,八月采之。以下为冬瓜仁说。《尔雅》云∶水芝瓜也,非谓冬瓜别名。据《经》及下条瓜蒂,并生嵩高平泽,此即一物,但以甘字似白字,后人误以为白也。若其不是甘瓜,何因一名白瓜?此即是甘瓜不惑。且朱书论甘瓜之效,墨书说冬瓜之功,功异条同,陶为深误矣。
案《广雅》∶冬瓜一名地芝,与甘瓜全别,墨书宜附冬瓜科下。
瓜蒂与甘瓜共条。《别录》云∶甘瓜子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最为肠胃脾内痈要药。本草以为冬瓜,但用蒂,不云子也。今中用之。俗人或用冬瓜子,非也。又案诸本草单云瓜子或云甘瓜子,今此本误作白字,当改从甘也。
味甘,寒,无毒。主恶疮,疗淋,利小便,解蜀椒毒。叶,为百菜主,其心伤人。
以秋种葵,覆养经冬,至春作子,谓之冬葵,多入药用,至滑利,能下石淋。春葵子亦滑利,不堪余药用。根,故是常葵尔。叶尤冷利,不可多食。术家取此葵子,微炒令KT ,散着湿地,遍踏之。朝种葵暮生,远不过宿。又云取羊角、马蹄烧作灰,散于湿地,即生罗勒,俗呼为西王母菜,食之益人。生菜中,又有胡荽、芸台、白苣、邪蒿,并不可多食,大都服药通忌生菜耳。佛家斋,忌食熏渠,不的知是何菜?多言今芸台,憎其臭故也。
〔谨案〕罗兰香,避石勒讳故也。又熏渠者,婆罗门云阿魏是,言此草苗根似白芷,取根汁曝之如胶,或截根晒干,并极臭。西国持咒人禁食之。常食中用之,云去臭气。戎人重此,犹俗中贵胡椒、巴人重负 等,非芸台也。
味甘,寒、大寒,无毒。主青盲,白翳,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蛔虫。久服益气力,不饥轻身。一名马苋,一名莫实,细苋亦同。生淮阳川泽及田中,叶如蓝,十一月李云即苋菜也。今马苋别一种,布地生,实至微细,俗呼为马齿苋,亦可食,小酸,恐非今苋实。其苋实当是白苋,所以云细苋亦同,叶如蓝也。细苋即是糠苋,食之乃胜,而并冷利,被霜乃熟,故云十一月采。又有赤苋,茎纯紫,能疗赤下,而不堪食。药方用苋实甚稀,断谷方中时用之。
〔谨案〕赤苋,一名KT 。今苋实,亦名莫实,疑莫字误矣。赤苋,味辛,寒,无毒。主赤痢,又主射工、沙虱,此是赤叶苋也。马苋,亦名马齿草,味辛,寒,无毒。主诸肿 、疣目,捣揩之饮汁,主反胃,诸淋,金疮,血流,破血,症癖,小儿尤良;用汁洗紧唇,面 、马汁射工毒,涂之瘥。
味苦,寒,无毒。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肠 ,渴热中疾,恶疮。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耐饥寒,高气不老。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生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阴干。
疑此则是今茗。茗一名荼,又令人不眠,亦凌冬不凋,而嫌其止生益州。益州乃有苦菜,正英下,以注之。《桐君药录》云∶苦菜叶三月生扶疏,六月华从叶出,茎直花黄,八月实黑;实落根复生,冬不枯。今茗极似此,西阳武昌及庐江晋熙茗皆好,东人止作青茗。茗皆有 ,饮之宜人。凡所饮物,有茗及木叶天门冬苗,并菝 ,皆益人,余物并冷利。又巴东间别有真荼,火 作卷结,为饮亦令人不眠,恐或者此。俗中多煮檀叶及大皂李作荼饮,并冷。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其叶作屑,煮饮汁,即通夜不眠;煮盐人唯资此饮尔,交广最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 辈耳。
〔谨案〕苦菜,《诗》云∶谁谓荼苦;又云∶堇荼如饴,皆苦菜异名也。陶谓之茗,茗乃木类,殊非菜流。茗,春采为苦 。 音迟遐反,非途音也。案《尔雅·释草》云∶荼,苦菜。释木云∶ ,苦。二物全别,不得为例。又《颜氏家训》案《易统通卦验玄图》曰∶苦菜生于寒秋,经冬历春,得夏乃成。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而有白汁,花黄似菊。此则与桐君略同,今所在有之也。苦 乃龙葵耳,俗亦名苦菜,非荼也。
味辛、甘,温,无毒。主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 ,肥健人,生捣汁服,主陶谓温菘是也。其嫩叶为生菜食之。大叶熟啖,消食和中。根效在芜菁之右。(新附)
味辛,温,无毒。归鼻。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久服温中。
似菘而有毛,味辣,好作菹,亦生食。其子可藏冬瓜。又有茛,以作菹,甚辣快。
〔谨案〕此芥有三种∶叶大粗者,叶堪食,子入药用,熨恶注至良;叶小子细者,叶不堪食,其子但堪为齑耳;又有,粗大白色,如白粱米,甚辛美,从戎中来。《别录》云∶子主射工及注气发无恒处,丸服之,或捣为末,醋和涂之,随手验也。
味辛,温,无毒。主咳逆,下气,温中,补体。叶,主调中,去臭气。九月采,阴干。
荏状如苏,高硕白色,不甚香,子共研之,杂米作糜,甚肥美,下气,补血。东人呼为,故也。榨其子作油,日煎之,即今油帛及和漆用者,服食断谷亦用之,名为重油。
〔谨案〕《别录》∶荏叶,人常生食,子故不及苏。言为重油入漆及油绢帛,此乃用大麻子油,非用此也。漆及油帛,江左所无,故陶为谬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