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的病理变化

  一、是慢性单纯性。表现为咽部粘膜慢性充血

  二、是肥厚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粘膜充血肥厚,粘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

  三、是慢性萎缩性咽炎。主要表现为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萎缩变薄,咽后壁有痂皮附着,分泌减少。

  将本病归纳为三种类型:

  一、阴虚火炎型:咽部不适,痛势隐隐,有异物感,粘痰量少,伴有午后烦热,腰腿酸软,舌质红,脉象细数。

  二、痰阻血瘀型:咽部干涩,痛呈刺痛,咽肌膜深红,常因频频清嗓而恶心不适。舌质红,苔黄腻,脉滑而数。

  三、阴虚津枯型:咽干甚痒,灼热燥痛,饮水后痛可暂缓,异物感明显,夜间多梦眼花。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慢性咽炎的治疗 西医一般注重局部用药,如:嗽口药,用2%棚酸溶液,3%盐水和1:5000呋喃西林溶液反复嗽口,或者用2%碘甘油、5%强蛋白银液途于咽壁,或用碘含片、杜米芬、薄荷等含于口腔内等,有一定缓解症状之功能。局部对症治疗也可以选用中成药,如草珊瑚含片、等。

  中医治疗本病着重于治本,按辩证分型法用药,疗效较好。一般用药为:阴虚火炎型者,用加味(麦冬生地玄参白芍甘草生石膏薄荷、川贝粉、丹皮桑叶等);痰阻血瘀型者,用加味(玄参牡蛎、川贝、生地、麦冬三棱昆布海藻等);阴虚津枯型者,用加味(白晒参、麦冬、五味子石斛玉竹白茅根竹茹等),每日一剂,频频润咽服之。

  注意事项 :忌辛辣之品及烟酒刺激。注意口腔卫生。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恼郁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