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的症状

  本病以鼻塞,鼻涕增多,甚则头痛,脑胀为特征。包括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属于中医学中“鼻渊”、“脑漏”等范围。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六类证型。

  风寒证 交替或间歇性鼻塞不通,或打喷嚏,常流清涕,或有腥臭味,头痛,头胀,遇冷则症状加重,苔白,脉濡细。常见于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治宜宣肺通窍,寒。

  风热证 持续鼻塞,嗅觉减退,鼻燥咽干,涕黄稠,气味臭,头胀不适,心烦耳鸣,并见发热,微恶风,头痛以前额为甚,譬嗽痰粘,舌质红,苔黄,脉数。常见于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治宜清热散风解毒,宣肺通窍。

  胆热证 鼻塞,嗅觉减退,鼻涕黄浊粘稠,如脓样,气味臭,头痛剧烈,口苦咽干,面赤,或有耳鸣,耳聋,心烦易怒,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常见于急、慢性鼻窦炎。治宜清肝胆热,通窍化浊。

  湿热证 鼻塞重,嗅觉消失,鼻涕黄稠量多,,并见头痛,头重如裹,四肢倦怠,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常见于急、慢性鼻窦炎。治宜清热祛湿,芳香化浊。

  气虚证 病程较长,鼻塞,流浊涕,时多时少,嗅觉减退,身体疲倦乏力面色苍白头晕头胀,饮食减少,大便溏,舌质红,苔白,脉缓无力。常见于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治宜益气化湿浊。

  阴虚证 鼻腔干燥,分泌物多结成黄绿色涕痂,嗅觉减退,鼻塞,涕痂脱落时则通气良好,易出鼻血,口苦,心烦失眠:舌红,苔黄,脉细数。常见于慢性鼻炎中的干燥性、萎缩性鼻炎。治宜养阴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