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语俚言谈“辨证”
#e# 干祖望 发表于 2003年03月01日 @ 00:00:00 CST
江苏省中医院(210029)
原载于《辽宁中医杂志》第28卷第12期2001年12月
好端端一个人生了病,那就是“人”与“病”两者。而中医却无中生有,偏偏掐出一个多余、疣赘第3者的“证”,真是无事生非,自找麻烦,多此一举。
其实中医的“证”,是客观存在的,并非臆测想象得之的。世间事物一失正常运转时,就是“病”,而必有“证”比“病”还领先出现。且看北宋·苏老泉(1009—1066年)文章《辨奸论》中的“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即可作证。这里也有三者鼎立,气候环境等于“人”,一也;月晕、础润等于“证”二也;风、雨等于“病”三也。又如《左传·庄公十九年》的“妖由人兴”。妖是“病”,“人兴”是“证”。人兴现代语为人为的,没有“人为”的决不有“妖”的出现。那么进一步言,你要治妖的着手,就要找到作出“人为”的人去处理它。你不处理这个造祸者的“人为”,永远也无法消灭这个“妖”。
如其推广到论治。假如一间房屋,潮湿得无法居住,这是房屋的“病”。我们设法除去这个“病”,必然取用去湿致燥的治“法”。用什么“法”,那么必须明确这致湿的原因,如何去找原因?那么分析它有:①基地卑低而聚湿;②久雨不闭门窗而致外湿入侵;③紧闭窗门,不得通风换气而致内湿自生;④室内烧饭烧菜或工厂使用大量有蒸气设备的蒸气过多;⑤堆贮有蒸气产生的货物过多;③长期无人居住等因素。那么这种因素就是“证”。
针对各种因素来处理,如①基地填高;②关闭门窗;③敞开门窗;④少烧饭菜,撤去这种设备;⑤搬掉这批货物;③开始多多动用它。等等办法,就是对证论治的“治”法。但西医则不然,只须一架除湿机,通电一开取用,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