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痈与疽治法十八
精要云。始患高肿五七日勿平陷者。是攻内之候。以内填补脏腑令实。最怕透膜。透膜者。十无一生。
丹溪曰。痈之邪浅。其稽留壅遏。“浊”在经脉之中。而专于外。故初发时。身表便热。患枕如盆。高肿痛甚者。纵欲下陷。缘正气内固不肯受。故或便秘。或发渴发逆以拒之。是以骨髓终不焦枯。五脏终不损也。痈疽之邪。其稽留壅遏。内连五脏而不专攻于外。故身或无热。患处或不肿痛。甚者声嘶色脱。眼黑青小。十指肿黑如墨。多死也。治痈初发。当以洁古法为主。表者散之。里者下之。火以灸之。药以敷之。脓未成者必消。已成者速溃。治疽初发。当以涓子法为主。填补脏腑令实。勿令下陷之邪延蔓。外以火灸。引邪透出。使有穴归而不乱攻。可转死为生。变凶为吉。今世不分痈疽。一概宣热拔毒。外以五香耗其气。内以大黄竭其血。终不自悟其药之非。惜哉。
《外科理例》相关章节:
- ……
- 辨脏腑内疮十三
- 明疮疡本末十四
- 阴滞于阳为疽阳滞于阴为痈十五
- 疮疽分三治十六
- 疮肿分浅深十七
- 辨痈与疽治法十八(当前内容)
- 疮名有三曰疖曰痈曰疽十九
- 辨痈疽疖二十
- 辨瘤二十一
- 疮疽分虚实用药二十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