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中药治疗大肠癌

  方1

  【方药】内服:炙黄芪、生白芍党参各15g,、延胡索各12g,川楝子半夏各9g,陈皮炙甘草木香各6g,绛香3g。

  外敷:乳香红花各6g,赤芍桃仁、生香附各12g,阿魏4.5g。共研细末。

  【适应症】结肠癌腹痛,便行不畅,质稀不成形,形瘦色萎;舌体瘦瘪,脉弦滑。证属气滞血瘀,瘀凝毒聚,邪热盛,正气衰竭者。

  【用法】内服药水煎服,每日1剂。外末用蜂蜜调成糊状敷痛处,外用纱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

  方2

  【方药】党参石斛麦冬柏子仁茯神桑螵蛸覆盆子菟丝子补骨脂各9g,黄芪夜交藤各15g,陈皮姜半夏各6g,砂仁1.5g。

  【适应症】结肠癌术后淋巴结转移。便血胸闷泛恶,腹胀纳呆,大便溏薄,盗汗,口渴多饮,喉间多粘痰,消瘦乏力低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3

  【方药】太子参石斛蟑螂谷芽麦芽各12g,焦白术茯苓各9g,炙甘草、川连各3g,煨木香4.5g,白花蛇舌草30g,龙葵18g,佛手6g。

  【适应症】结肠癌手术后。便多,便溏,纳呆神疲,苔白腻,脉虚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4

  【方药】八角金盘、生山楂各12g,石见穿山慈菇八月札、黄芪、鸡血藤各30g,败酱草、党参、丹参各15g,大黄6g,枳壳10g。

  【适应症】晚期。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

  河南省肿瘤医院邵梦杨教授介绍下列2个可以应用

  方5:黄白龙藤汤

  【方药】黄柏10g,白英30g,龙葵30g,白头翁20g,白术10g,苍术10g,生薏苡仁30g,厚朴10g,云苓10g,元胡10g,败酱草30g,川楝子10g,川3g(冲),藤梨根30g。

  【功能】健脾利湿,清热解毒,行瘀排脓。

  【适应症】结肠癌、直肠癌

  【用法】每日1剂,分头道、二道煎服。

  【注意事项】禁食酸、辣有刺激性食物。守方治疗2~3个月,为1疗程。

  方6:红藤马莲汤

  【方药】红藤30g,藤梨根30g,马齿苋30g,土茯苓30g,半枝莲30g,白英30g,10g,败酱草30g,马尾莲20g,木香10g,厚朴10g,三棱10g,蓬莪术10g,川楝子10g。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痢疗疮、消散结。

  【适应症】每日1剂,分头道、二道煎服。

  【用法】服药后有个别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胃满、纳差,可改用一次药汁分两次服,即可减去胃满反应。

  浙江学院王绪鳌教授介绍2则良方

  方1

  【方药】槐角银花各12g,白花蛇舌草、生苡仁藤梨根土茯苓各30g,猫人参60g,无花果15g,侧柏叶苦参生地各9g。

  【适应症】晚期直肠癌便血,大便变细,有粘液及脓血,腹痛恶心,胃纳不振,口燥而苦,苔白腻,舌质暗紫,证属湿邪下注,瘀毒郁结肠道者。

  【功能】解毒利湿,祛瘀通便。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随证加减。

  方2

  【方药】太子参12g,姜半夏当归各6g,炒白术、茯苓苦参各9g,生苡仁、藤梨根各30g,无花果15g,猫人参60g。

  【功能】养阴补血,健脾益寿。

  【适应症】晚期直肠癌,手术损伤气血,脾胃虚弱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