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泻痢证候
论泻疾证候 暴泻水泻,此二证秋、夏间多有之,皆因饮食所伤,及食生冷之物,暴泻不住,须用仔细询问。若噫气吞酸,干呕气臭者,此是伤食也,可先与一、二服,次与、、、、温胃丸(以上药性皆温),甚者与、、、已寒丸、、、、、、、(以上药性皆热)、(微热涩固)。须用仔细审实,无伤食者,不可与,便用止泻药。吐泻有腹痛者,可与服木香、、、感应丸。久病虚弱、年高及气弱人,脏腑泄泻久不止者,可与人参、、参苓白?X散、、之类。
论霍乱吐泻证 霍乱吐泻,有冷热二证。寒多不渴者,可与理中丸、、。
霍乱吐泻,有热烦躁而渴者,可服、、、参苓白?X散、。霍乱吐泻后,调理脾胃,可与参苓白?X散、、、四、之类。渴者,与参苓白?X散止之,多服尤佳。出冷汗,手足软者,加、、。未效者,灸气海。若吐泻定,热药皆止,只用温药理脾。
论痢疾证候 皆因饮食失调,动伤脾胃,水谷相拌,运化失宜,留而不利,冷热相搏,遂成痢疾。冷气相搏其色白,热气相搏其色赤,治之法,皆用温药调和脾胃,次随证治之。
大抵人说证,须用仔细询问,有里急后重者,腹痛者或不痛者,频频登厕,一日三、五次至五、七次无物者。又说大便不通,既里急后重,脐腹痛不止,不问老少、孕妇,皆是痢也。非无物出,不识此证,只言大便不通,可仔细辨之。病患登厕,才有三、两点物,或赤或白,或如鱼脑者,此皆痢证也。
凡痢下赤白,或纯脓,或 溏,若先脐腹撮痛,遇痛即痢下,下后痛止者,此为积痢,可与木香推气丸、感应丸,各进两、三服,次随痢颜色治之。
下痢赤白,可与、、浓肠丸、。下痢白多赤少者,与浓肠丸、、。
下痢白少赤多者,与、、。
下痢纯赤或鲜血者,可与服、、,加麦门冬子煎。
纯血痢,须是审问仔细,若下鲜血者,是有热,遇下痢时,微觉后重者,是有热也。
下痢纯白滑泄者,此是冷证,可与、、驻车丸。
若下瘀血或紫黑色者,此是虚冷之甚,遇痢下时微滑,当与驻车丸、浓肠丸、丁香。
痢下赤白,连绵日久,愈而复发,腹中时痛,诸药不瘥者,可与木香推气丸、、驻车丸、浓肠丸、感应丸。
更有一种脾毒下血,与热毒痢一般证候,但不心烦,口不干渴,不喜冷,余者相似,可与《王氏博济方》内,以槐花、二味为末,乌梅煎服。若只下痢,脐腹不撮痛者,乃无积滞,不须先服感应丸。
论肠风、痔 证 肠风下血,脏毒下血,或秘有热者,可与、黄连,浓煎吞下。有热者,与、、、、,加荆芥并防风煎。
诸痔发作,与。未破者,驱毒散,更用猪胆汁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