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产后痢
产后七日内外,患赤白痢疾,后重频并,为最难治。欲调气行血,而推荡痢邪,则虑产后之元气正虚;欲滋荣益气,而大补虚弱,又恐助痢邪之初盛,其行不损元,补不助邪,惟减干姜,而代木香、茯苓,则善消恶露,兼行痢积,并行而不悖也。再服,以俟二三日后,现病势加减,可保无虑。若产七日外,有患褐色后重频并虚痢,即当加补无疑。若产妇禀浓,产期以及二十余日,可用生,加芩、连、浓朴、芍药,行积之剂,加味以治之。
治产后七日内外患痢。
川芎(二钱) (二钱) 炙甘草(五分) 桃仁(十二粒) 茯苓(一钱) 陈皮(四分)木香(二分,磨)
治红痢神方,产七日内不可用寒性药也。
香连为主,加莲肉粉各一半,治噤口痢,赤白痢下绞痛,加行积药。
产三四日后,血块散,痢积少,加减用照后开方治法。(方详八卷。)
一、产后久泻,元气下陷,大便不禁,肛门如脱,宜服,加木香四分,制肉果一个,干姜五分。
二、产后泻痢黄色,乃脾气久虚,宜服,加木香四分,肉果一个(制)。
五、产后胃口虚弱,患痢泻,完谷不化,当温助胃气,宜服六,加木香、制肉果一个。
六、产后肝脾二气俱虚,泻痢,四肢浮肿,宜服加陈皮。
七、产后泻无后重,但日久不止,宜服六,加肉果、木香。
《胎产指南》相关章节:
- ……
- 十三、治产后盗汗
- 十四、产后口渴或兼小便不利
- 十五、产后类
- 十六、产后泻
- 十七、产后完谷不化
- 十八、产后痢(当前内容)
- 十九、产后霍乱
- 二十、产后呕逆不食
- 二十一、产后水肿(有针刺法附卷七下末篇)
- 二十二、产后怔忡惊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