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_杂病

  盗汗指夜间入睡后不自觉的汗出,醒后即止的一种症状。

  【盗汗】

  指夜间入睡后不自觉的汗出,醒后即止的一种症状。多因阴虚内热,迫汗外泄所致。

  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素问·脏气法时论》等篇名寝汗。多见于虚劳,证属阴虚。《医略六书·汗病》:“盗汗属阴虚。”“盗汗乃睡中汗出,醒则汗收。因阴气空虚,睡时卫气乘虚陷入,则表无护卫而营中之火独旺于外,蒸藤汗出;醒则卫气行阳而气固于表,其汗乃止。多见于虚劳之人。”治宜养阴清热,热盛者,用;阴虚者,用。详见虚劳盗汗、阴虚盗汗条。亦可因阳虚、气虚、肝热、湿热、外感热病而致。《伤寒明理论·盗汗》:“杂病盗汗者,责其阳虚也。伤寒盗汗者,非若杂病之虚,是由邪气在半表半里使然也。”《张氏医通·盗汗》:“酒客睡中多汗,此湿热外蒸也,加白术、伤风、牡蛎。”“伤寒阳明少阳证盗汗,柴胡、,随证主治。温热三阳合病,目合则开,。”《景岳全书·杂证谟》:“若睡中盗汗而无火者,宜、主之;若阳气俱虚者,宜、之类主之。”《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谓盗汗有阴火盛者,用;有肝热盛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