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分寒热温凉
吃了火锅感觉咽喉乾痛、口鼻上火,并出现口舌生疮等症状的人有不少。中医讲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分,食物也有寒、热、温、凉之说。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体质,热则寒之,寒则热之。如果寒性体质的人总吃寒凉性质的食物,体质会更凉;如果热性体质的人吃多了热性特徵的食物,那无异於火上浇油。
火锅配菜中,羊肉属於典型的热性特徵食物,适合寒凉体质的人食用,如果热性体质的人过多食用,就容易上火,出现口舌生疮、喉咙乾痛等症状。
属寒凉性质的食物,则以蔬菜居多,如番茄、海带、莲藕、魔芋、蘑菇、金针菇、冬瓜、油菜、菠菜、生菜、紫菜、芹菜、黄瓜、丝瓜、萵笋、茭白、苦瓜等。肉类食品中,鸭肉、兔肉属於凉性,而鸡肉、鹅肉,以及虾、黄鱔、海参、鯽鱼為温性食物。
常见的牛肉、猪肉等肉类和红薯、土豆、香菇等蔬菜,属平性,寒、热性体质的人都可食用,但也切忌过量。
说到火锅底料。现在除了传统的麻辣锅、清汤锅,又有了许多新鲜的花样火锅,比如中药滋补火锅等招牌来招揽顾客。
其实药膳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辨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叁者精製而成。一桌就餐者,各人体质状况不可能完全相同,人人都吃同样的药膳显然不合适。如老鸭汤的锅底,适用於肺燥、乾咳、便秘的人,可对阳虚、寒痰者则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