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成方六
∶治湿气在表,头痛头重,或腰脊重痛,或一身尽痛,微热昏倦。
水煎服。
∶治湿淫于内,脾胃不能克制者。
为末,姜汤下。
∶治伤湿腹痛,身重足软,大便溏泻。
水煎服。
丰按∶,是治表湿。,,是治里湿。伤湿之证,总当分表里而治之。
∶治伤湿身重,腹痛腰冷。
水煎服。
丰按∶《经心录》加肉桂、牛膝、杜仲、泽泻,更为切当。 庵虽谓属外感之湿,非肾虚也,窃谓受邪之处,无有不虚,标本兼治,未尝不妥。
水煎服。
刘松峰曰∶温而兼湿,故去知母,而换黄柏以燥湿,且救水而利膀胱;去黄芩换栀子,泻三焦之火,而下行利水;加茯苓利小便而益脾胃。三者备,而湿热除矣。
∶治湿温胸闷不饥,舌白不渴,午后身热,状若阴虚。
水煎,日三服。
∶治湿温身重,胸满头痛,妄言多汗,两胫逆冷。
苍术 茯苓 石膏 知母 生甘草
加粳米,煎服。
丰按∶,治湿温之轻者。苍苓,治湿温之重者。当别见证而分治之。
∶统治湿温湿热。
水煎,温服。
丰按∶此方即加三石。盖五苓利湿,三石清热,治湿温最合,倘治湿热,当去肉桂可也。
加姜、枣,煎服。
∶治诸气 郁,诸痿喘呕之因于燥者。
水煎,温服。
水煎,温服。
导法∶治阳明证,自汗,小便利,大便秘者。
用铜器微火熬,频扰勿令焦,候凝如饴,捻作挺子,头锐如指,糁皂角末少许,乘热纳谷道中,用手抱住,欲大便时去之(加盐少许亦可,盐能润燥软坚)。
丰按∶六气之中,惟燥气难明。今人治燥,动手非沙参、玉竹,即生地、二冬,不知燥有胜气复气;在表在里之分。如,是治燥之胜气;,是治燥之复气,滋燥,血虚外燥者宜之;导法,液亏里燥者宜之。一偏滋补清凉,非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