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证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在线阅读中医伤寒书籍在线阅读

表里俱见之证∶或半在表,或半在里之证者,谓前表里二证,病在相参。有欲汗之而有里病,欲下之而表病未解;汗之不可,吐之又不可,法当和解。伤风,(二十二);伤寒中风或两感,(九)。一法不问风寒暑湿,用(二十三)、(五十二)二药合一服,用煎解之。

或表热多,里热少,天水一,凉膈半;或里热多,表热少,凉膈一,天水半;表热极,里有微热,身疼头痛,或眩或呕,不可汗吐下者,天水、合和解之。解之又不能退其热者,用;表里之热俱微者,(二十四);表里之热俱盛者,(八)微下之,更甚者大柴胡合(十)下之,双除表里之热。服(五十四)之后若不解,病已传变,后三日在里,法当下之。殊不知下之太早,则表热乘虚而入里,遂成结胸、虚痞、懊 、发黄之证,轻者必危,危者必死,但宜平和之药,宣散其表,和解其里,病势或有汗而愈,或无汗气和而愈。用小柴胡(九)、凉膈(二十三)、天水(五十二),合和主之。病在半表半里,用小柴胡,凉膈散合和而解之,或小柴胡合(二十一)。如服,热势未退者,大柴胡(八)合(十三)。表里俱微,半表半里,若里微者宜大柴胡(八)合(二十一)合服。诸小证后病不解,表里热势更甚,而心下急郁微烦;或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不利;或阳明病多汗;或少阴病下利清水,心下痛而口干;或太阴病腹满而痛;或无表里证但发热,七、八日,虽脉浮而数,而脉在肌肉实数而滑者,并宜(八)。病至七、八日,里热已甚,表渐微,脉虽浮数,用三一(十三)合解毒下之。下证未全,不可下者,用(二十二)或(三十五)。脉洪、躁,里有微热,不可汗者,用(二十一)。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标本心法类萃》.chm chm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