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二十一论评
第一论曰∶热病胎死腹中者何?答曰∶因母患热病,至六七日以后,脏腑极热,熏煮其胎,是以致死,缘儿身死,冷不能自出。但服暖其胎,须臾胎气暖即自出。何以知其胎之已死?但看产妇舌色青者是其候也。
桂心 芍药 甘草(炙) 生干地黄 干姜(炮,各一两) 黑豆(炒,去皮,二两) (炮去皮脐,半两)
评曰∶夫妊娠,谓之重身,二命系焉。将理失宜,皆能损胎,不特病熏煮所致。或因顿仆惊恐,出入触冒,及素有 瘕积聚,坏胎最多。候其舌青,即知子死。《养胎论》云∶面青舌赤,母死子生;唇青吐涎,子母俱毙。又有双怀二胎,或一死一活,其候尤难知,自非临歧观变,未易预述,不可不备学也。然以温胎,未若补助产母,使其气正,免致虚乏困顿,胎自下矣,殊胜黑神散。
治胎死腹中,或产母气乏委顿,产道干涩。(方见产难门)
第二论曰∶难产者何?答曰∶胎侧有成形块,为儿枕,子欲生时枕破,与败血裹其子,故难产,但服逐其败血即自生矣,逆生横生并皆治之。
姜黄 京三棱(炮) 荜澄茄 陈皮 人参 高良姜 蓬术(炮,各一两)
上为末,用萝卜慢火煮烂,研细,将汁煮面糊丸,如梧子大。用萝卜汤下三十丸。
评曰∶产后口干痞闷,未必止因食面。或产母内积忧烦,外伤燥热,饮食甘辛,使口干痞闷,当随其所因调之可也。烦心,宜去地黄,加人参、乌梅煎;若外伤燥热,看属何经,当随经为治,难以备举。饮食所伤,见 丸却能作效。
(方见下第六论)
第六论曰∶产后乍寒乍热者何?答曰∶阴阳不和,败血不散,能令乍寒乍热。产后血气虚损,阴阳不和,阴胜则乍寒,阳胜则乍热,阴阳相乘,则或寒或热。若因产劳,脏腑血弱,不得宣越,故令败血不散,入于肺则热,入于脾则寒,医人若误作疟疾治之,则谬矣。阴阳不和,宜增损;败血不散,宜。又问∶二者何以别之,答曰∶时有刺痛者,败血;但寒热无他证者,阴阳不和,增损四物汤不一,皆随病加减。
最治产后肿满,喘急烦渴,小便不利。(方见第六论)
第八论曰∶产后乍见鬼神者何?答曰∶心主身之血脉,因虚伤耗血脉,心气则虚,败血停积,上干于心,心不受触,遂致心中烦躁,卧起不安,乍见鬼神,言语颠倒。医工不识,呼为血邪,如此治之,必不得愈。但服调经散,每服加龙脑一捻,得睡即安。
调经散 方见第七论,每服加龙脑一捻。
第九论曰∶产后不语者何?答曰∶人心有七孔三毛,产后虚弱,多致停积败血,闭于心窍,神志不能明了。又心气通于舌,心气闭塞,则舌亦强矣,故令不语。如此但服。
高良姜 当归 桂心 芍药 附子(炮) 川芎(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为锉散。每服三钱匕,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
评曰∶产后下痢,非止一证,当随所因而调之,既云饮冷当风,何所不至。寒热风湿,本属外因;喜怒忧思,还从自性;况劳逸饥饱,皆能致病。若其洞泄,可服调中;赤白滞下,非此能愈,各随门类,别有正方。今录、以备用,余从滞下门选用之。
赤芍药 半夏(汤洗七次) 泽兰叶 人参 陈皮(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
上为锉散。每作一剂,用水二碗,生姜半两,煎至二盏,去滓,分三次热服。
第十五论曰∶产后口鼻黑气起及鼻衄者何?答曰∶阳明者经脉之海,起于鼻,交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产后气,荣卫不理,散乱入于诸经,却还不得,故令口鼻黑起及变鼻衄。此缘产后虚热变生此证,其疾不可治,名胃绝肺败。此证不可治,不出方。
第十六论曰∶产后喉中气急喘者何?答曰∶荣者血也,卫者气也,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随上下,谓之荣卫。因产所下过多,荣血暴竭,卫气无主,独聚肺中,故令喘也,此名孤阳绝阴,为难治。若恶露不快,败血停凝,上熏于肺,亦令喘急,但服夺命丹,血去喘息自定。
夺命丹 方见第二论评曰∶产后喘急固可畏,若是败血上熏于肺,犹可责效夺命丹。若感风寒,或因忧怒,饮食咸冷等,夺命丹末可均济,况孤阳绝阴乎?若荣血暴绝,宜大料煮芎 汤亦自可救;伤风寒,宜;性理郁发,宜大调经散,用桑白皮汤调下;伤食,宜见 丸、五积散。
芎 汤 方见眩晕门
治产后伤风,感寒暑湿,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坐卧不宁。
旋复花 赤芍药 前胡 荆芥穗 五味子 甘草(炙) 茯苓 麻黄(去节汤) 杏仁(各等分)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大调经散 方见第七论
五积散 方见伤寒太阴经,入醋煎
见 丸 方见第五论第十七论曰∶产后中风者何?答曰∶产后五七日内,强力下床;或一月之内,伤于房室;或怀忧发怒,扰荡冲和;或因着艾伤艾,伤动脏腑,得病之初,眼涩口噤,肌内搐。渐至腰脊筋急强直者不可治,此乃人作,非偶尔中风所得也。
评曰,问产后中风,风是外邪,血虚则或有中之者,直答以人作,不可治,问答不相领解,如何开示后人,立论之难有如此者。若是中风,当以脉辨,看在何脏,根据经调之,强力下床,月内房室,忧怒着灸,非中风类,蓐劳、性气、火邪,治各有法,非产后病。不暇繁引,学人识之。
第十八论曰∶产后心痛者何?答曰∶心者血之主。人有伏宿寒,因产大虚,寒搏于血,血凝不得消散,其气遂上冲,击于心之络脉,故心痛。但以治之,寒去则血脉温而经络通,心痛自止,若误以为所伤治之,则虚极,寒益甚矣。心络寒甚,传心之正经,则变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药不可轻用如此。
治心腹痛欲死,百药不效,服此顿愈。
五灵脂 蒲黄(微炒,各等分)
上末。先用酽醋调二钱,熬成膏,入水一盏,煎七分,食前热服。
第十九论曰∶产后热闷气上,转为香港脚若何?答曰∶产卧血虚生热,复因春夏取凉过多,地之蒸湿,因足履之,所以着而为香港脚,其状热闷掣 ,惊悸心烦,呕吐气上,皆其候也,可服两三剂必愈。若医者误以逐败血药攻之,则血去而疾益增剧。
小 方见中风门评曰∶香港脚固是常病,未闻产后能转为者。往往读《千金》见有产妇多此疾之语,便出是证,文辞害意,可慨见矣。设是热闷气上,如何令服?此药本主少阳经中风,非均治诸经香港脚,要须根据香港脚方论阴阳经络调之。此涉专门,未易轻论,既非产后要病,更不繁引。
第二十论曰∶产后汗出多而变 者何,答曰,产后血虚,肉理不密,故多汗,因遇风邪搏之,则变 也, 者,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痫状,摇头马鸣,身反折,须臾十发,气息如绝,宜速斡口灌,稍缓即汗出如雨,手拭不及者,不可治。
小续命汤 方见中风门评曰∶产后汗出多变 ,亦令服续命汤,此又难信。既汗多,如何更服麻黄、官桂、防己、黄芩辈,不若为佳,《太医局方》亦良药也。
方见眩晕门第二十一论曰∶产后所下过多,虚极生风若何?答曰∶妇人以荣血为主,因产血下太多,气无所主,唇青肉冷,汗出,目暝神昏,命在须臾,此但虚极生风也,如此则急服。若以风药治之则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