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
桃仁炒研绵裹,日日塞之。
或作煎饼,枕卧亦出。
穿山甲烧研末,调水灌入即出。或将耳扯动即出。
白吹入。
又方 盐三五升,蒸热裹青布,枕,冷则再换,立效。或滴入,痛甚者磨铁刀水滴入。
五倍子末,水调涂。如有脓水者,干掺之。
弓弦或麻绳,将头处打散,涂好胶粘着其物,缓缓引出。
出汁者
杵桃核油纳入。
能蚀脑
以金器枕耳边自出。
薄荷汁滴入。
菖蒲末炒热,袋盛枕之。
菖蒲根,洗净,捣取汁。先用棉锭将耳中脓水捻净,后将蒲汁灌入,荡洗数次,愈。
姜汁或滴入。
杏仁,炒焦,末,葱涎为丸,棉裹塞耳,兼治耳聋有脓。
鹅翎管,截长二寸许,去其中膜衣,留少许于一头,以有膜之头入耳中,口吸气即出。
大木鳖一个,用醋一小钟,以粗瓷油腻盘底,研如稠米饮式,临睡滴耳内,次早即愈,余垢亦自吹出。
古钱一文,盐一匙,同研筛过节细,点眼中自消。
又方 常食菠菜,不加盐酱。
牛口涎点目二次,避风(黑睛破者亦可治)。
每早含黄柏一片,吐津洗眼。
又方 每早洗面时炒盐擦牙,凉水漱口吐手中洗眼,仍以洗面水多洗两眼,日日如此,永无目疾。
目生 肉或痒或痛
好梨一个捣汁,以棉裹少许浸汁,仰卧点之。
左手指甲,刀削末,灯草蘸点一二次即出。
大麦煮汁洗之。
地蚕捣烂涂之立出。
磨白矾,敷眼胞上。
石灌鼻内,或捣烂左塞右鼻,右塞左鼻,亦效。或木梳垢为小丸放眼角。
指甲末点之。
生山栀煎浓汁,不住洗手,洗即痛止肿消。
吐津磨指甲浓点眼内,少顷一抹而出。或藕汁点之。
如用别汤洗,愈洗愈痛
须用乱发或鬃缨缓揉之。
急令卧地解热小便浇之,缓用自己小便洗,即明。
即鹅儿不食草
左眼塞右鼻,右塞左。
又方 多煮菠菜食,不加盐酱。
黄土搅水中,澄清洗之(取须地下三尺深黄土)。
痛不可忍,或时时大便出血痛,名肝胀
羌活煎汁,服数盏愈。或熏洗或烧烟熏
突出一二寸者
以新汲水灌渍睛中,数易之自入。
盐点目中,冷水洗数次瘥。或泪出不止,黄连浸浓汁渍拭之。
以手爪抓下头发中垢,点入目中,物即出。
雪白盐(净器内生研如尘),以大灯草蘸盐少许,轻点翳上三次愈(并不痛,并能去星)。
五倍子末,蜜水调敷眼胞。或每日望井中周遭三遍,出火气。
杉木煎汁洗之。
腊月不落桑叶,日煎汤常温洗之。或盐点眼角,冷水洗数次。
毯子一块(不新旧论),瓦焙灰,地上放一夜,研细香油敷。
数日不能开者
生姜一块,洗净去皮,用古钱刮汁点之(初点颇痛,点后即愈)。或自己小便乘热用绸帕蘸洗。(小便去头尾不用)
荸荠捶碎,取汁成粉(去渣),将粉点之。
刀上铁锈,滴凉水少许,用筷子头磨起锈水频点。
老姜烧热敷眉心。
紫点之。
最粗牛膝一段(约长二寸),本人自己嚼烂如泥(左眼右牙嚼,右眼左牙嚼),吐出搓丸,塞于两眼角,其泪流必出多,少刻泥沙裹药而出,虽肿痛欲瞎,立效。
木鳖子一个(去壳),为末,绵裹塞鼻中(左眼塞右,右眼塞左),一二夜愈。或五倍子末,蜜调敷眼皮上。
铅粉掺之。
田中泥放耳边。
用铜器耳边敲打自出。
桃叶作枕枕之,虫自鼻出。或以火熨桃叶,卷塞耳门。
麻油数点滴入。
夜间虫入耳中切勿惊叫,宜点灯端坐,耳向火光,旁人暂避,自出。又用手紧闭耳鼻口,惟虫入之耳不闭,自出。
有瞽目点此亦去翳复明神方也
龙胆草,瓦器内熬成膏,除火气,遇患目疾者,
端午采杏树叶一百片,水两汤碗,煎后露三宿,去叶,将水收存,遇症洗之。(无恙者洗之亦明目)
每年十二月三十日,冷水浸萝卜片一夜,次日元旦食数片,一年不患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