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症状
麻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的传染病。中医认为属“时邪疫毒”所致。人体受到感染后,毒藏于肺,经温热熏灼,邪人心营,发为红疹,出于皮毛,是为麻疹。
疹前期
先有3-4天的发热,由轻到重,晚间尤甚,恶风寒,咳嗽,咽喉红肿而痛,打喷嚏,流清涕,眼红怕光,流泪,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后足跟显得格外凉,并见阵发性腹痛。发热后2-3天内颊黏膜上出现小灰白点,这是早期诊断麻疹的重要依据。
发疹期
疹出现后,疹色红润,红而不深,这是正常的疹色,发疹多在傍晚日落时间,此时可轻度出现烦躁,随后可见平静。3-4天后,疹色由红转暗红,由暗红而逐渐消退。发疹期间,体温可高达40℃以上。疹点先见于耳后,疹点大者如粟,小者如针尖,形状不一,略高出皮肤,逐渐加密,可互相融合成片。发疹期舌质红,苔黄脉数,咳嗽咽痛,均较严重。
恢复期
疹发透后,开始依次消退,症状也随之减轻,最后遗留下棕色瘢痕,7~10天,全部消失。
以上是麻疹的正常情况,中医不主张多用药物治疗,须加强护理,注意室温和病室清洁,保持空气新鲜,饮食宜清淡。疹前期用香菜(即胡荽30克,干者则用15克),煎汤代茶频饮;疹发近透,如色较深,可用芦根煎汤代茶(用量如前胡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