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怎么治疗

  慢性肾炎脾肾两虚

  [常见症状] 水肿重在下部,腰酸腿软,肢冷脉沉细,面色不华,小便少,头昏,行动气喘

  [病症分析]

  ①水肿重在下部,腰酸腿软,肢冷:下部水肿,常为脾肾之虚,特别是肾虚引起;腰酸腿软,肢冷亦均为肾虚、肾阳不足的表现,因腰为肾之外府,而肾主骨,骨弱无力,故腿软;肢冷是元阳亏虚,不能温煦四末所致。

  ②面色不华:是脾虚气血不足的表现。

  ③小便少:是造成水肿的主要因素之一,已见前。

  ④头昏,行动气喘:髓海不足则头昏;肾不纳气,故行动气喘。盖“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吸入之气,必下行人肾,其气乃顺。若肾虚则不能纳气,吸气不能人于下焦,故见行动气喘。

  [治法] 温补脾肾

  [方药] 加减

  熟地黄9克、 山药15克、泽泻l5克、茯苓l5克、 肉桂3克、 山茱萸山萸肉)9克、熟附片l2克、牛膝9克、车前子9克(包煎)、15克、紫河车15克、黄芪15克、党参l2克。

  [方解] 熟地黄鹿角霜紫河车、山茱萸,补肾填精,以治肾虚;黄芪党参,补气益脾,以生气血;山药茯苓泽泻车前子,利湿健脾,以利小便;肉桂、熟,壮肾阳以化水气牛膝引药下行归肾。

  [加减法] 腰部冷痛加补骨脂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