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炎皮水
[概述]
皮水是因风寒湿热毒邪侵袭,使肺失宣降,水道不利,水液潴留。以新起浮肿,尿少,蛋白尿,血压高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疾病。
西医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急性起病,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弥漫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临床上以水肿、尿少、血尿及为主要表现。
[病因]
中医
本病系肺气不宣、通调水道失调,脾失健运,肾开阖失调,化气行水障碍等。
西医
急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免疫性疾病。一种是由于感染因素引起的,包括最常见的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其他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菌、脑膜炎球菌等也可诱发肾炎。引起肾炎的致病微生物还有支原体、弓形虫、疟原虫。近年来有较多的证据说明,不少病毒也是引起肾炎的重要病原。一些非感染因素也可以引起肾炎,如全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紫癜等)所致之肾脏损伤,系膜增殖性肾炎,膜增殖性肾炎等。
[症状]
1水肿:眼睑甚至下肢及全身水肿,水肿一般持续1~2周,少数病例可延续2周以上。
2尿少:在水肿的同时常伴少尿,尿色变深。少尿持续时间多在2周以内。
3血尿:几乎所有的急性肾炎的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血尿,而且有30~50%的病人出现肉眼血尿,肉眼血尿持续时间一般为数日。镜下血尿则持续时间较长,有的持续长达半年到1年之久。急性肾炎的肉眼血尿一般不是鲜红色,而呈暗红色,或洗肉水色,或呈红豆汤色。
4血压升高:约2/3的病人血压升高,多数为轻~中度升高,少数病人可有明显高血压。高血压一般持续1~2周。
5其它可伴有全身不适,如发热、头痛、头晕、咳嗽、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及衄血等。偶有关节疼痛,指(趾)甲床下出血,紫癜等症。
[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ers、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
2血清补体c3、aso。
3腹部b型超声。
[诊断]
中医
1男多于女,学龄儿童多见,青年次之,中老年少见。病前1~3周左右可有咽喉肿痛、皮肤脓疮等病史。病情轻重不一,起病急,病程短,一般不超过1年。
2以突起浮肿、少尿为主症,每日尿量可少于400ml,血压高,或有血尿。浮肿以颜面、眼睑及下肢为主,重者波及全身。部分患者有微恶风寒、头痛、恶心、疲乏等症。
3尿检查发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血清补体下降。
西医
1水肿、尿少、血尿及高血压。
2发病前1~4周有前驱感染史。
3尿常规检查可见蛋白、红细胞及管型。
4实验室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养“o”(aso)测值升高、血沉(ers)升高、血清补体c3、下降。
[治疗]
中医
中药治疗。
西医
治疗原则为卧床休息,不论轻、重,绝对卧床休息1~2周;调整,发病早期以高热量,含适量脂肪的无盐饮食,严重水肿者限盐与限水;控制感染;对症治疗。
1青霉素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青霉素过敏者,可给予红霉素治疗。
2水肿明显、尿量少者给予利尿剂。
3降压。
5肾功能衰竭的处理
(1)严格控制液体出入量,量出为入。
(2)处理高血钾。
(3)控制氮质血症。
(4)利尿。
(5)必要时腹膜透析。
[预后]
1小儿急性肾炎多数预后良好,大部分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于1~2周逐渐消失,但镜下血尿则可持续较长时间,一般可达1~3个月,大约有10~20%的病人尿常规异常可达1年或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