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肾的症状

  囊肾系肾脏的皮质和髓质出现无数囊肿的一种遗传性}脏疾病,绝大多数病例在30-40岁之间发病,同时均不同程度伴有多囊肝。

  1.症状表现

  腰、腹局部不适,隐钝痛,这是肾囊肿增大,肾包膜张力增加或牵引肾蒂血管神经引魂起。突然产生的疼痛常为囊内出血继发感染,合并结石或出血后血块堵塞尿管可引起肾酸痛。镜下或肉眼血尿。肾脏及B超检查发现肿大,或大面积液性暗区、尿蛋白、肾功能减退。多囊肾遵循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分析,男女发病概率相等;父母一方患病,子女有500-/0患病率。

  2.辨证论治

  中医对多囊肾的认识相对较晚,这与现代的医学仪器检查和遗传基因学的产生分不开的。总体分析是由于先天的禀赋不足所致。由于本病为遗传性疾病,是先天的禀赋不足加上后天气机失调导致。是因气机失调积而成聚于肾,直接造成肾损害,很多患者往往由于肾功能损害所表现出症状后检查发现多囊肾。

  中医对多囊肾的治疗,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结合实际,多可采用“敛”法和“清”法相结合的办法治疗。发现肾损害的情况下,先考虑护肾、抗炎等纠正性治疗方案以改善肾功能。平时多以“敛”法治多囊肾,以达到“敛”去其聚。方药可选用白芍青皮枳壳、茯皮、六月雪仙鹤草桑螵蛸√、泽泻鱼腥草等。因本病的隐匿性很大,许多患者至发现时已有严重肾脏损害的表现。为此,切实做好前期的保护工作尤为重要。如发现或知道父母一方有此病史,应定期观察自身的变化,每年1次人医院进行B超检查,一旦发现有多囊肾出现的现象,及早治疗。

  治疗多囊肾需要较长的治疗过程,但此过程至少能够软坚散结,控制病情的发展,对此中医中草药有一定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