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原因逐渐引起的细支气管狭窄,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过度充气,并伴有气腔壁膨胀、破裂而产生。近数十年来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这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和肺部慢性感染等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进一步演变为本病;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多为咳嗽、咳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胸闷等,可分为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型,属中医咳嗽、肺胀等范畴。预后与病情的程度有关。
【诊断依据】
1.病史 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病史。
2.症状 发病缓慢,有原发病症状如多年咳嗽、咳痰等。早期在劳动时有气短,随病情进展而加重,并伴有疲乏、体重减轻、发绀及劳动力丧失。
3.查体 早期无明显异常体征。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听诊心音遥远,呼吸音普遍减弱,呼气延长。并发感染时肺部可有啰音。
4。胸部X线检查 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活动减弱,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的透光度增强。有时可见局限性透亮度增高,表现为局限性肺气肿或肺大疱。肺血管纹理外带纤细、稀疏和变直,而内带的血管纹理可增粗和紊乱。心脏常呈垂直位,心影狭长。
5.肺功能检查 残气容积/肺总量( RV/TLC)>35%,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 FEV真/FVC)<60%,最大通气量(MVV)占预计值百分比<80》:,吸氧7分钟后肺泡氮冲洗率>2.5%。
根据残气容积/肺总量比值,将肺气肿分为三级:
轻度:35%~45%。中度:46%~55%。重度:>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