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面

  为肝细胞面临毛细胆管的面,相邻两肝细胞间的一部分胞膜凹陷形成的间隙为毛细胆管(bilecanaliculus)。因此,毛细胆管壁即由肝细胞膜构成。毛细胆管管径约1.0μm,此处肝细胞面上有微绒毛伸入毛细胆管腔内。

  与窦面微绒毛不同,其长度大致相等。紧靠管腔周围肝细胞质膜下有一外质区(ectopasma),该处无细胞器,而富含网状微丝。淤胆时,外质可明显增厚。在毛细胆管侧翼、紧靠毛细胆管处,相邻肝细胞膜的外层互相融合形成紧密连接(tightjunction)。

  距此稍远处,可见桥粒(desmosome),为相邻二细胞膜局部连接的另一种形式,有许多张力原丝附着其上。上述这些结构的存在,不仅起着支持细胞的作用,同时使毛细胆管能随相当高的内压而不致破裂,从而防止胆汁外溢和倒流。

  细胞化学证明,紧靠毛细胆管的胞浆处,有大量的atp酶,以分解atp,为分泌胆汁提供所需能量。胆汁淤积时,压力增大,可使毛细胆管扩张,微绒毛肿胀、变短和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