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疮
(附坠马并破伤风及犬蛇虫伤)
胸满或胁胀宜行血。老弱者宜行气活血,更饮童便、酒。腹痛者宜下血。血去多而烦躁者补血,如不应用。瘀肉不溃,或溃而不敛,宜大补气血。
一男子杖疮,瘀肉不腐,以大补之剂渐腐,更以托里健脾药而敛。
一男子坠马,两胁作痛,以,二剂顿止;更以,加、桃仁,二剂而安。
一男子坠马,腹作痛,以,加苏木、红花下之,顿愈;更以,加天、柴胡,二剂而愈。
一男子损臂,出血过多,又下之,致烦热不止,瘀肉不腐,以,四剂少安;以
此证,须分所患轻重,有无瘀血,及元气虚实,不可概下。盖恐有伤气血,难以溃敛,常治先以童便和酒饮之,或加红花、苏木,其功甚捷。若概用攻利之剂,鲜不有误。凡疮愈之迟速,在血气之虚实故也。
一老人坠马,腹作痛,以,用童便调,进二服少愈;更以四物,加柴胡、桃仁、红花,四剂而安。
一男子风入杖疮,牙关紧急,以,一服少愈,再服而安。
一男子跌仆,皮肤不破,两胁作胀,发热口干自汗,类风证,令先饮童便一瓯,烦渴顿止,
下
主,恶血必归于肝,不问何经之伤,必留于胁下,盖肝主血故也。痛甚则必有自汗,但人汗出,皆为风证,诸痛皆属于肝木,况败血凝滞,从其所属入于肝也。从高坠下,逆其所行之血气,非肝而何?以破血行经药治之。
一男子被犬伤,痛甚恶心,令急吮去毒血,隔蒜灸患处,数壮痛即止;更贴,服而愈。
一男子青肿作痛,以调栀子末敷之;以加柴胡、黄芩、天花粉、穿山甲,二剂少愈;更以加生地黄、柴胡、红花,数剂而溃;再以托里、健脾药而愈。
一男子风犬所伤,牙关紧急,不省人事,急针患处出毒血;更隔蒜灸,良久而醒,用
进汤药。
《针灸经》云∶外丘穴,治 犬,即风犬所伤,发寒热,速灸三壮,更灸患处,立愈。
春末夏初,狂犬
日以后灸一壮,百日乃止。忌酒七日,捣并汁饮一二盏。
又方治狂犬伤,令人吮去恶血,灸百壮神效。
治蛇入七窍,急以艾灸蛇尾。又法以刀破蛇尾,少许入花椒七粒,蛇自出,即用雄黄、朱砂
方用独头大蒜,切片置患处,以入于蒜上灸之,每三壮换蒜,多灸为妙。
《立斋外科发挥》相关章节:
- ……
- 卷八
- 便秘门
- 乳痈(附乳岩,并男子乳痈)
- 妇人血风疮(附阴疮、阴肿、阴挺)
- 疮疥
- 杖疮(当前内容)
- 伤损脉法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