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治疗

  以清热解毒和营为主,并根据发生不同的部位而分别采用,上部的兼疏风,中部的兼解郁,下部的兼利湿。

  1.内治

  (l)热毒凝结证

  证候:局部皮肤掀红,灼热肿痛,光软无头,结块;可伴恶寒发热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方药:加减。若发于上部者,可选用牛蒡以祛风清热、化痰消肿;发于中部者,可选用以清肝解郁、解毒消肿;发于下部者可选用以清热解毒利湿。

  (2)热盛肉腐证

  证候:局部红肿灼热,疼痛剧烈;伴有高热、口渴、头痛、食欲不振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托毒透脓。

  方药:合加减。

  (3)气血虚弱

  证候:脓液稀薄,新肉不生,疮口愈合慢;伴面色苍白无华,倦怠乏力,食少;舌淡胖,苔少,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益气血托毒生肌。

  方药:加减。

  2.外治 .

  (1)初期:金(散)、玉露膏(散)外敷;也可用鲜草药如蒲公英野菊花等捣汁外敷。

  (2)中期:脓熟切开排脓,发于口底及颌下的要防止喉头水肿,压迫气管而窒息致死,必要时尽早切开减压;溃后用、引流。

  (3)后期:脓尽新生,用掺于生肌或生肌敷贴。

  3.其他疗法

  可选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

  【预防与调护】

  1.宜清淡、富有营养饮食,多饮水,忌粱厚味、辛辣、烟酒等。

  2。保持心情舒畅。

  3.疮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避免挤压、碰撞等。

  4.有外伤或其他感染时积极治疗。

  5。全身症状重者宜卧床休息。

  2.用法

  马齿苋蒲公英紫花地丁丝瓜叶、野菊花叶芙蓉花叶、七叶一枝花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用于阳证肿疡;白茅根旱莲草丝瓜叶等具有止血之功,用于浅表创伤之止血;蛇床子地肤子徐长卿泽漆羊蹄根等具码止洋作用,用于急慢性皮肤病之伴痒者;半边莲等捣汁内服,药渣外敷伤口周围治毒蛇咬伤

  3.注意事项

  敷后应注意干湿度,干后可用冷开水时时湿润,以免患部干绷不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