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眼怎么治

  风热上犯

  【症状】针眼初起,痒痛微作,局部硬结,微红微肿,触痛明显。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结。

  [方药]

  1.成药:。鱟胆丸,适用于内热和外感风邪,经络壅滞,郁而化热所致的针眼。眼膏外涂。特灵眼膏,外用于风火外邪上扰于目所致的针眼痒涩,睑内生有红赤细小颗粒,或夹有黄软之粟粒。

  2.汤药:(金银花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穗牛蒡子桔梗甘草淡竹叶芦根)。

  3.合理用药:治疗当辨其成脓与否。未成脓时,应以清热消肿为主,内服同时可配合局部湿热敷,或用药渣外敷,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消散,也可配合抗生素滴眼液、外用;局部后如刺激症状较重或红赤加重,可减量或停用一日后再黔’再点刺激症状不减者则应改用它药。本类药物大多苦寒,须中病即止或减量,不可久服;用药时忌食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品,并戒烟酒。

  热毒炽盛

  [症状]胞睑红肿疼痛,硬结拒按,有黄白色脓点,或见白睛肿胀;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

  l。成药:清火眼丸,适用于心肝内热,火邪上炎引起胞睑红肿疼痛,硬结拒按。如意,点敷患处,适用于针眼脓未溃破者。保眼散,外用于胞睑肿胀,灼热刺痛者。

  2.汤药:(、黄芩黄柏山栀)加减。

  3.单验方药:中药:紫花地丁15g,野菊花15g,皂刺9g,苦参9g,蒲公英 30g,金银花15g,水煎,每日2-3次,药液熏洗患眼。

  4.合理用药:本证热毒内盛,通常为心肝火旺,药用苦寒清热之品,以求消散。发病中期可选药促使硬结成熟,以利溃破,如用皂刺、尾等。已成脓者需切开排脓;点药应点在眼睑边缘;用药期间不可服食辛辣刺激、油腻之物,且忌烟酒。

  脾虚湿蕴

  [症状]针眼屡发,面色少华,偏食,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健脾益气,扶正祛邪。

  [方药]

  1.成药:人参,适用于脾虚气弱所致的针眼反复发作者。或人参归脾丸合五散(片、胶囊),用于脾虚湿邪内停者。

  2.汤药:(黄芪皂角刺金银花甘草桔梗白芷川芎当归、芍、白术茯苓、人参)加减;合加减(白芍当归陈皮黄芪人参、肉桂白术猪苓茯苓炙甘草泽泻远志生姜大枣),适用于针眼反复发作,属脾虚气弱、湿邪内停。

  3.合理用药:脾虚湿邪内蕴是此症反复发作的根源之一。因此,为避免病情迁延,应服用补益药,健脾益气,佐以醒脾利湿药物,以增强体质、减少复发;平时饮食宜清淡、避免过度劳累,防止饮食不节、,助湿生热,加重病情或使之复发。还应注意眼部卫生,以减少感染机会。

  睑弦赤烂

  睑弦赤烂是由风湿热邪蕴结引起,以睑缘赤肿溃烂、刺痒灼痛为主要表现的眼病。又称眼弦赤烂、风弦赤眼、风眼烂眼、目赤烂等。见于西医睑缘炎。本病常为双侧发病,病程长。

  病因病机

  (1)病因:风湿热邪触染睑缘,或脾胃湿热攻于睑缘,或风火上炎所致。

  (2)病位:睑缘,涉及脾胃。

  (3)基本病机:风湿热邪触染睑缘,或脾胃湿热攻于睑缘,或风火上炎,灼伤睑眦。

  诊断要点

  本病以睑弦刺痒灼痛、红赤,睫毛根部有鳞屑溃疡为临床特征。睑缘刺痒灼痛,伴有鳞屑脱落,苔薄黄,脉浮数者为风热型;睑缘红肿溃烂,垢腻胶黏,痒痛兼作,苔黄腻,脉数者为湿热型;卑缘红赤,刺痛皲裂,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者为心火上炎型。

  用药分类

  风热外袭

  [症状]睑弦红赤,有鳞屑脱落,刺痒灼痛,干涩不适。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止痒。

  【方药】

  1.成药:防风,适用于风热未解、内热已盛者。眼膏,适用于睑弦潮红,甚至糜烂,干枯且痒,白睛红赤, 眵多等。

  2.汤药:(薄荷荆芥穗、淡豆豉、银花、连翘芦根竹叶牛蒡子、桔梗、生甘草)加减。

  3.合理用药:可将内服药的药渣再煎煮,乘热熏洗局部使鳞屑易于拭去。也可配合外涂抗生素膏;睑缘赤烂在上药时,须把睑缘眵痂脱屑洗去,然后上药膏;用药治疗騷时忌食辛辣、刺激、油腻之品。

  湿热壅盛

  [症状]睑缘红肿溃烂,垢腻胶黏,或有小出血,睫毛脱落,痒痛兼作。舌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除湿

  [方药]

  1.成药:熊胆散毒丸,适用于肝经湿热引起的睑缘赤烂。

  2.汤药:(茯苓、、车前子木通黄芩黄连陈皮枳壳荆芥防风、甘草)加减。黄连(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3.合理用药:此证湿热交结、用药苦寒清热与利湿兼顾,但需注意,清热不可太寒、治湿不可太燥。凡应用此类苦寒清热之剂,非肝胆湿热,或脾胃虚弱者慎用或忌用。本病需配合外用药,同时经常清洗睑缘,除去脓痂;中药熏洗时应注意勿烫伤眼部,且忌药液过浓或过稀;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心火上炎

  。[症状]内外眦部为主,睑缘红赤,刺痛皲裂,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心泻火除湿。

  [方药]

  1.成药:清火眼丸。保眼散,外用于胞睑红肿,灼热刺痛者。

  2.汤药:(大黄、黄芩、黄连)加减。加减(木通、甘草、栀子、黄柏、生地黄竹叶灯心草知母)。

  3.合理用药:配合外用药可明显提高冶疗效果;局部用药忌用量过多,且不可点于下睑穹窿部,最好点在眼睑边缘;用药期间不可服食辛辣刺激及油腻之物,且忌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