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癖诊断

  乳癖是指发生乳房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

  本病好发于25—45岁的妇女,约占乳房疾病的75%,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有一定的癌变危险,尤其有乳岩家族史者,更应引起重视。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部出现疼痛性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相关。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乳腺增生病。

  [病因病机】

  1.情志内伤

  由于情志不遂或受到精神刺激,郁久伤肝,肝气郁结,气机阻滞,则乳络瘀滞;肝气久郁则化热,思虑伤脾则生痰湿,热灼津为痰,痰气凝结于乳房,则发生肿块。

  2.冲任失调

  冲任为气血之海,冲任失调,亦可致气滞血瘀积聚于乳房而发生肿块。

  西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内分泌紊乱造成,与妇女的卵巢功能失调有关。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增高,孕激素相对减少,造成体内激素水平紊乱,最后引起乳腺结构紊乱。

  [诊断】

  本病好发于25-45岁的妇女,尤以情志不遂者为多见。城市妇女的发病率高于农村。社会经济地位高或受教育程度高、月经初潮年龄早、初次怀孕年龄大、未授乳和绝经迟的妇女为本病的高发人群。

  突出的表现是乳房胀痛和肿块。肿块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大多位于乳房的外上象限。肿块大小不一,一般不超过3cm,形状不规则,质地中等或质硬不坚,表面光滑,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推之移动。疼痛可与月经周期有关,往往在月经前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也会随情绪波动而变化,痛甚者不可触碰。个别患者还可伴有乳头出现黄绿色、棕色或血性液体。其病程长,常迁延数年、数十年,多于经绝期前后渐愈。

  辅助检查:钼钯X线摄片:显示乳房肿块部位出现边缘模烦糊不清的阴影;B超:可见增生的乳腺组织呈增多、增高、增强的反射波形;红外线热图像:可见增生的乳腺组织温度略高,或血管数量略丰富;实验室检查:乳头溢液者取分泌物作涂片检查,可帮助排除癌变的可能。对较大较硬的肿块应取活体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查。

  【鉴别诊断】

  1.乳癌

  多发生于40-60岁的中年妇女,乳房内无意中发现肿块,不痛,逐渐长大,肿块质地坚硬如石,表面高低不平,边缘不清,常与皮肤粘连,活动度差,早期无压痛和自觉疼痛,患侧淋巴结可肿大,后期溃破如菜花状。活体组织病理切片可确诊。

  2.乳核

  多发于青年妇女,肿块多为单个,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坚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大,很少触痛或疼痛,常单侧发病。

  【预防与调护】

  1.保持心情舒畅。

  2.及时治疗月经不调、妇科炎症等疾患。

  3.宜清淡、富有营养饮食,忌食辛辣食物。

  4.定期作乳房肿块的体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