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肠型感冒
孔某,女,5岁。初诊日期:1 986年3月1 0日。
患儿素体虚弱,平时汗多,经常感冒咳嗽。近5日来,身热憎寒鼻涕,咳嗽有痰,头痛剧烈,倦怠无力,胸脘痞闷呕恶,腹痛作胀,大便1日3次,稀溏不爽,睡中时时惊惕。在某医院诊为胃肠型感冒。应用复方磺胺甲思唑、阿司匹林,兼服中药汤剂及小儿香橘丹后,诸症未能尽已,遂来我院诊治。
现症:身热,体温37. 6℃,略有形寒,头痛,咳痰,大便稀,1日3次,面黄,胸闷气短,倦怠乏力,苔白根腻,脉象缓细。证属体气虚弱,表里同病。治以益气宣肺,导滞和中。拟以加减。
处方:太子参1 0克,紫苏叶、紫苏子各1 0克,桑叶lO克,前胡10克,桔梗3克,橘皮3克,半夏3克,煨木香3克,10克,茯苓1 0克,神曲1 0克。水煎,分3次或4次服。
二诊:服药3剂,汗出甚畅,身热已解,形寒头痛亦瘥,大便每日一二次,仍感倦乏无力,咳仍有痰,苔脉同上。余邪未尽,体气尚未恢复,再以前方增损治之。
处方:党参IO克,紫苏子10克,茯苓1 0克,炒白术10克,炙甘草3克,桔梗3克,前胡1 0克,陈皮3克,半夏3克,生姜2片,大枣5枚。煎服法同上。
【按】体虚外感,本宜益气托邪,宣肺解表,如加减,常可收效。此例属于虚人外感夹滞,表里同病,与单纯体虚外感者有所不同。治疗方面宜扶正达邪,表里双解,才能切合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