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躁(四十五)
烦者,扰扰而烦,躁者,烦剧而躁,合言之,则烦躁皆热也,分言之则烦在阳分,躁在阴分,烦浅而躁深也。《难知集》曰∶火入于肺,烦也。火入于肾,躁也。痘疹烦躁,大非所宜,若吐利厥逆,腹胀喘促,谵妄狂乱,昏不知人而烦躁者,谓之闷乱,乃不治之证。
痘疮以安静为贵,若忽然烦躁多哭,切须详审其故。如别无逆证而忽然若此,是必疮痛而然,待脓成则痛止而烦亦止矣,不必治之。其或饮食寒热偶有所因而致然者,但当随证调理之,则无不即安者。
痘疮烦躁兼喘者,火毒在肺也,宜加栀子仁。
痘毒未透,热伏于内而烦躁者,宜六味,或兼万氏。
热甚于内而烦渴热躁者,宜导,或玄参加木通、麦门冬,或万氏,或四味消毒饮。
邪毒未解,热甚于表而烦躁者,宜柴胡,或。
痘疮红紫干燥,壮热口渴,谵妄者,退,或万氏牛黄,或用《良方》。
阴虚假热,自利烦躁者,肝肾水亏也,轻则,甚则,或陈氏十二味。
吐利不食而烦躁者,脾气虚也,轻则、,甚则九味异功煎,或陈氏十二味。
疮密脓成,营血亏耗,心烦不得眠者,宜加麦门冬。如有微火者,宜。
昼则烦躁,夜则安静。此阳邪盛于阳分也,宜人参,或加栀子。如昼则安静,夜则烦躁者,此阴中之阳虚也,宜。如有火邪,亦可加栀子仁。
大便干结不通而烦躁腹胀者,、,甚则。若大便秘结,痘疮陷伏而烦躁者,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