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鱼部
主青盲内障,肝肺风热骨蒸劳极,并良。凡用先以面裹熟煨,然后磨去其外黑处,并粗皮了,烂捣之,细罗,于乳钵中再研如面,方堪用也。(《大观》第二十卷,12页;《政和》416页,《纲目》1642页)
谨按《正经》云∶生在广州山谷,其壳味带苦。治妇人赤白漏下,破积症,顽风冷痹,关节气壅。或经卜者更妙。凡甲炙令黄,然后入药中。(《大观》第二十卷,八页;《政和》414页,《纲目》1627页)
谨按《名医别录》云∶生南海。味甘、咸,无毒。主心气鬼疰,蛊毒,吐血。
皮上有真珠斑。(《政和》434页)
谨按《广州记》云∶生南海。无毒,主月蚀疮,阴疮,痿疮,并烧灰用。(《大观》第二十卷,12页;《政和》420页,《纲目》1621页)
谨按徐表《南州记》云∶生岭南。《正经》云∶出晋安及高贺州,彼人畜养而食之。胆,大寒,有毒。主小儿八痫,男子下部 疮。欲认辨真假,但割胆看,内细如粟米,水中浮走者是真也,沉而散者非也。(《大观》第二十二卷,8页;《政和》443页,《纲目》1584页)
云南极多,用为钱货易。主水气浮肿,及孩子疳蚀,吐乳。并烧过入药中用。(《大观》第二十二卷,20页;《政和》449页,《纲目》1647页)
若螺子状。取其蒂而修成也。(《大观》第二十二卷,33页;《政和》455页,《纲目》1650页)
口脂用也。《广州记》云∶南人常食,若龟鳖之类。(《大观》第二十二卷,33页;《政和》455页)
谨按《名医别录》云∶生南海,白如蚌。主消翳膜,及筋弩肉,并刮点之。此外无诸要用也。(《大观》第二十二卷,30页;《政和》454页,《纲目》1649页)
南方人以为酒器梳篦也。(《大观》第二十一卷,24页;《政和》435页)
谨按《异志》云∶生南海诸山,雄雌常处不相舍。主秘精,缩小便。青金色相似,人采得,以法末之,用涂钱以货易,昼用夜归,亦是人间难得之物也。(《大观》第二十二卷,34页;《政和》456页,《纲目》15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