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喘满方论第十四
夫喘之为病,黄帝问岐伯,岐伯对曰∶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扑,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原疾之由,虽曰皆本于肺与气,然感外邪,则有太阳证,脉浮无汗而喘者,宜。阳明病,汗出不恶寒,腹满而喘有潮热者,宜。若表邪未解,误服下利药不止,脉促,喘而汗出者,宜。若微喘者,桂枝浓朴。汗出而喘,若无大热者,宜。若表邪未解,心下停水,发热而喘或呕者,去麻黄加杏仁主之。若阴证喘促者,四肢逆冷,脉息沉细,或寸大尺小,或六脉促疾;或心下胀满结硬,或冷汗自出,或大便频数、上气喘促,或咽喉不利者,此是本气极虚,内外挟寒冷所致。使阴寒内消、阳气得复则愈,宜主之(以上方并见《百问》,不复录)。仆且以大概而言之,诸脏相乘而喘者,以。如感寒伏热而喘者,以、。若暴寒、向火覆衣被过当,伤热肺实而喘促者,其状多有热证,宜,冷水调服。若因气宇不调,痰盛喘促者,宜兼官局,姜煎服。若涎多而喘者,宜、。若不得卧,卧即喘者,此由水气逆行,上乘于肺,肺得水则浮而升,使气不得通流,其脉沉大,宜。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大如杯,令人洒淅恶寒,喘咳,发痈疽,宜。若上气喘者,。若上盛下弱而喘促者,宜吞。若尊年之人,素来禀赋太浓,不任热药者,不可轻投丹剂及诸热药,但以、论之,梗概不出于此矣。若素有香港脚而喘者,当作香港脚治之。又有骨蒸劳喘,自有专门,不敢滥及。
治感风伏热,一切咳嗽喘息,不问高年、小儿、室女、产前、产后皆可服,惟虚劳自汗不可服。
薄荷叶 紫苏 大腹皮(洗) 麻黄(去根节,各四两) 桑白皮 桂心 杏仁(去皮尖) 陈橘皮 甘草(各二两)
上 咀,每服半两。水一盏半,姜十片,乌梅一个,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食后。
有两浙张大夫,病喘二十年,每至秋冬辄剧,不可坐卧,百方不瘥。后得临平僧法本方,服之遂瘥。法本凡病三十年,服此药半年,乃绝根本,永不复发。凡服此药,须久乃瘥。
官局、橘皮、、(并见《局方》,不复赘录)、(见本卷、二十卷)。
仆尝疗罗安人,年近六十。遇秋冬之交,上气喘促,不能坐卧,六脉洪实,服诸药无效。问疾之源,少年自川中任所服饵丹砂,又恐是丹毒为害。遂服洗心散,皆无效。仆以华盖散数服而愈,谩记之。
《妇人大全良方》相关章节:
- ……
- 妇人伤寒伤风方论第九
- 妇人热入血室方论第十
- 妇人咳嗽方论第十一
- 妇人咳嗽用温药方论第十二
- 妇人劳嗽方论第十三
- 妇人喘满方论第十四(当前内容)
- 妇人风痰方论第十五
- 妇人心胸嘈杂方论第十六
- 卷之七
- 妇人呕吐方论第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