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门
凡病初起之时。 用药原易奏功,无如世人看不清症,用药错乱,往往致变症蜂起,苟看病清,用药当,何变症之有。
真热症,口干极而呼水,舌燥极而开裂,生刺喉痛,日夜不已,大热烙手而无汗也,真寒症手足寒久而不回,色变青紫,身战不已,口噤出声而不可禁也。
假热症,口虽渴而不甚,舌虽干而不燥,即燥而无芒刺纹裂也。 假寒症,手足冰冷,而有时温和厥逆身战。 亦未太甚,而有时而安,有时而搐是也。
(玩此可知治疟有用之法)
病有洒淅恶寒而后发热者,盖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何谓阳不足,寸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也,何谓阴不足,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阴中,则发热也,凡治寒热,用柴胡升阳气,使不下陷阴中,则不热也,用黄芩降阴气,使不升入阳中,则不寒也。
此症非大实则大虚,当审其因,察其脉,参其症而分黑白矣,实而便秘者,,虚而便滑者,,厥逆者加附子, 阴虚双蛾方用
附子( 壹钱) 盐水炒,每用一片含口中,后以,大剂饮之,
附外治法
引火下行,用附子一个为末,醋调贴涌泉穴,或吴萸一两,白面五钱水调贴涌泉穴,急针刺少商穴,则咽喉有一线之路矣。
人参 半夏 甘草( 各壹钱) 白?X 茯苓 柴胡( 各叁钱)
水煎服。
此方专治正气虚而邪气入之者,如头痛发热,右寸脉大于左寸口者,急以此方投之,无不全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