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氏裂头蚴病病例4

  患者,男,28岁,福建省永泰县农民。1年前发现右面颌部皮下结节1cm×2cm,服多种消炎药不见好转。因无疼痛而未引起重视,近1个多月来发现肿物有向下迁移至齿槽,且肿物逐渐增大,有虫爬感。当地牙医给穿刺治疗无效,求诊我院。经查:牙无,口腔粘膜正常,而右下齿一二臼齿槽颊侧有大小肿物4.5cm×3.5cm。切开术中可见包膜下为一纤维性包囊,其内为一盘曲白色扁形节节状虫体,镊取后测量8.5cm×0.2cm,可见蠕动。经鉴定为曼氏裂头绦虫,作血象检查wbc数为7500,追问病人,近3年均有生吞蛇胆史。

  本病特点:潜伏期与病程长,可达几个月或几年之久。病灶有迁移性,伴有嗜伊红细胞增多症、低热、性等症状发生。

  治疗方法:可把裂头蚴头节取出,也可局部注射40%乙醇普鲁卡因2—4ml杀虫。药物以吡喹酮为首选,治疗绦虫剂量总量为10mgkg即可,而对蚴虫则必须增加数倍量。

  预防:不喝生水,食物要煮熟。正确治疗,防止病从口与创口进入体内。

  (福建省人民医院 邓治国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