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所需微量元素

  钙

  不少孕妈妈处于钙储存较低水平或缺钙的状态,特别是经常在室内工作、缺乏日光照射的孕妈妈更容易有这种情况。含钙量高的食品包括奶制品、深绿色蔬菜、蛋黄、海藻芝麻西瓜等,对于有足量乳类饮食的孕妈妈,一般不需要额外补给钙剂。对于不常吃动物性食物和乳制品的孕妈妈,应根据需要补充钙剂。

  补钙的同时,还须注意补充维生素D,以保证钙的充分吸收和利用。为了防止胎宝宝头部过度骨化,不利于自然分娩,多数医生认为妊娠36周以后就不需再补充钙了,而且这时胎宝宝已基本发育成熟,不必增加代谢负担。

  事实上,胎盘功能好,胎宝宝仍然继续长大,对钙有需要,产后孕妈妈母乳喂养仍需要继续补钙,以供新妈妈产奶的需要。

  铁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是供给胎宝宝血液和组织细胞的重要元素,除了供应胎宝宝日益增长的需要外,还得将一部分铁质储存于肝脏作为母体的储备,以补充分娩过程中出血的损失。妊娠4个月以后,铁的需量逐渐增加,因此,孕妈妈要注意补充铁,尤其在妊娠后期要注意补充铁。一般孕妈妈每日需要铁1 5毫克。含铁量高的食物有海藻、瘦肉、肝、绿叶蔬菜、谷类、豆类、西瓜、蛋黄等。

  锌

  锌是组织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锌缺乏表现为生长迟缓或停止、伤口不愈合、食欲不振,妊娠早期孕妈妈缺锌可导致早产、胎宝宝异常。牛肉、鱼等动物性蛋白质较多的食品及海产品,是锌的主要来源。植物性食物中荞麦、黑麦、小麦玉米花生仁、核桃仁等,含锌量也较高。

  碘

  碘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缺乏碘可导致甲状腺肿大缺碘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克汀病。克汀病的主要表现就是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因此又将碘称为智力元素。

  人体吸收碘的主要来源是食物,海产品的碘含量高,如海带紫菜、海鱼、虾下皮等,常食用海产品就能预防碘缺乏。含碘药物可导致胎宝宝体内碘积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甚至会造成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并引起甲状腺机能减低。因此,孕妈妈不应服用含碘药物,而应通过食物及碘盐补充碘。

  晒

  硒是谷胱甘肽氧化酶的组成成分,硒可以保护细胞膜中的脂质免受氧化。缺硒可发生大骨关节病、克山病,因此,如果孕妈妈缺硒,应及时补充。

  铜

  铜是造血的要素,并有促进铁透过肠黏膜吸收的作用。孕妈妈体内铜的浓度在妊娠过程中逐渐上升,这可能与体内雌激素增加有关。正常情况下,孕妈妈不需要额外补充铜剂,铜过量会产生致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