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第五
(论一首 方三十首 灸法一首)
论曰∶夫小儿未能冒涉霜雪,乃不病伤寒也,大人解脱之久,伤于寒冷,则不论耳,然天行非节之气,其亦得之,有时行疾疫之年,小儿出腹,但患斑者也,治其时行节度,故如大人法,但用药,分剂少异,药小冷耳。
治少小身热方。
李叶随多少, 咀,以水煮,去滓,浴儿,良。
治小儿肉中挟宿热,瘦瘠,热进退休作无时方。
大黄 甘草 芒硝(各半两) 桂心(八铢) 石膏(一两) 大枣(五枚)
上六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每服二合。
又方 治小儿腹大短气,热有进退,食不安谷为不化方。
大黄 黄芩 甘草 麦门冬 芒硝(各半两) 石膏(一两) 桂心(八铢)
上七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期岁以下小儿作五服。
治小儿夏月患腹中伏热,温壮来往,或患下痢,色或白或黄,三焦不利方。
竹叶(切) 小麦(各五合) 柴胡 麦门冬 人参 甘草(各半两) 茯苓(十八铢)黄芩(一两六铢)
上八味 咀,以水四升,煮竹叶小麦,取三升,去竹叶小麦,下诸药煮,取一升半,分三服。若小儿夏月忽壮热烧人手,洞下黄溏,气力 然,脉极洪数,用此方加大黄二两,再服得下,即瘥。
又方 治五六岁儿温壮,腹中急满,息不利,或有微肿,亦中极羸,不下饮食,坚痞,手足逆冷方。
竹叶(切一升) 小麦(半升) 甘草 黄芩 栝蒌根 泽泻 茯苓 知母 白术 大黄(各一两) 桂心(二铢) 生姜(一两半) 人参 麦冬 半夏(各二两) (十八铢)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竹叶、小麦,取四升,去滓,纳诸药煎,取一升六合,分四服。
治小儿连壮热,实滞不去,寒热往来,微惊悸方∶
大黄(一两) 黄芩 栝蒌根 甘草(各十八铢) 滑石(二两) 桂心 牡蛎 人参 龙骨
上十二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每服三合,一日一夜令尽,虽吐亦与之。(一本加紫石英半两。)
治少小有热不汗方。
粉(半斤) 雷丸(四两)
上捣为细末和下筛,以粉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