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青
空青
(《本经》上品)
【释名】杨梅青。
时珍曰︰空言质,青言色,杨梅言似也。
【集解】《别录》曰︰空青生益州山谷,及越山有铜处。铜精熏则生空青,其腹中空。三月中采,亦无时。能化铜铁铅锡作金。
弘景曰︰越属益州。益州诸郡无复有,恐久不采之故也。今出铜官者色最鲜深,出始兴者弗如,凉州高平郡有空青山亦甚多。今空青但圆实如铁珠,无空腹者,皆凿土石中取之。而以合丹成,则化铅为金,诸石药中,惟此最贵。医方乃稀用之,而多充画色,殊为可惜。
恭曰︰出铜处兼有诸青,但空青为难得。今出蔚州、兰州、宣州、梓州。宣州者最好,块段细,时有腹中空者。蔚州、兰州者片块大,色极深,无空腹者。陶氏所谓圆实如铁珠者,乃白青也。
大明曰︰空青大者如鸡子,小者如相思子,其青浓如荔枝壳,其内有浆酸甜。
藏器曰︰铜之精华,大者即空绿,次即空青也。
颂曰︰今饶、信州亦时有之,状若杨梅,故名杨梅青。其腹中空、破之有浆者,绝难得。
宗奭曰︰真宗尝诏取空青中有水者,久而方得。其杨梅青,信州穴山而取,极难得,治翳极有功,中亦或有水者,用与空青同,第有优劣尔。
时珍曰︰张果《玉洞要诀》云︰空青似杨梅,受赤金之精,甲乙阴灵之气,近泉而生,久而含润。新从坎中出,钻破中有水,久即干,如珠,金星灿灿。《庚辛玉册》云︰空青,阴石也。产上饶,似钟乳者佳,大片含紫色,有光采。次出蜀严道及北代山,生金坎中,生生不已,故青为之丹。有如拳大及卵形者,中空有水如油,治盲立效。出铜坑者亦佳,堪画。又有杨梅青、石青,皆是一体,而气有精粗。点化以曾青为上,空青次之,杨梅青又次之。
《造化指南》云︰铜得紫阳之气而生绿,绿二百年而生石绿,铜始生其中焉。曾、空二青,则石绿之得道者,均谓之矿。又二百年得青阳之气,化为石。观此诸说,则空青有金坑、铜坑二种,或大如拳卵,小如豆粒,或成片块,或若杨梅,虽有精粗之异,皆以有浆为上,不空无浆者为下也。方家以药涂铜物生青,刮下伪作空青者,终是铜青,非石绿之得道者也。
【气味】甘、酸,寒,无毒。《别录》曰︰大寒。
权曰︰畏菟丝子。酒浸醋拌制过,乃可变化。
【主治】青盲耳聋,明目,利九窍,通血脉,养精神,益肝气。久服轻身延年(《本经》)。疗目赤痛,去肤翳,止泪出,利水道,下乳汁,通关节,破坚积。令人不忘,志高神仙(《别录》)。治头风,镇肝。瞳人破者,得再见物(甄权)。钻孔取浆,点多年青盲内障翳膜,养精气。其壳摩翳(大明)。中风口不正,以豆许含咽,甚效(时珍,出(《范汪方》)。
【发明】保升曰︰空青法木,故色青而主肝。
颂曰︰治眼翳障,为最要之药。
时珍曰︰东方甲乙,是生肝胆,其气之清者为肝血,其精英为胆汁。开窍于目,血,五脏之英,皆因而注之,为神。胆汁充则目明,汁减则目昏。铜亦青阳之气所生,其气之清者为绿,犹肝血也;其精英为空青之浆,犹胆汁也。其为治目神药,盖亦以类相感应耳。石中空者,埋土中三、五日,自有浆水。
【附方】旧二,新三。
眼目不明︰空青少许,渍露一宿,点之。(《千金方》)
黑翳覆瞳︰空青、矾石(烧)各一两,贝子四枚。研细,日点。(《圣济录》)
肤翳昏暗︰空青二钱,蕤仁(去皮)一两,片脑三钱。细研,日点。(《圣济录》)
一切目疾,雀目、赤目、青盲、内外障翳、风眼用此,觉目中凉冷为验。杨梅青(洗净)、胡黄连(洗)各二钱半,槐芽(日未出时勿语采之,入青竹筒内,垂于天、月二德方,候干,勿见鸡犬,为末)一钱半。共末,入龙脑一字密收。每卧时,漱口仰头,吹一字入两鼻内便睡,隔夜便明。(《圣济录》)
中风口︰见主治。
空青
- 空青【本草纲目】图文版
 - 空青【中药大全】
 - 空青《本草备要》
 - 空青《本草乘雅半偈》
 - 空青《本草乘雅半偈》
 - 空青《本草崇原》
 - 空青《本草崇原》
 - 空青《本草从新》
 - 空青《本草撮要》
 - 空青《本草分经》
 - 空青《本草纲目》
 - 空青《本草经集注》
 - 空青《本草蒙筌》
 - 空青《本草求真》
 - 空青《本草图经》
 - 空青《本草图经》
 - 空青《本草衍义》
 - 空青《本草易读》
 - 空青《本草易读》
 - 空青《本经逢原》
 - 空青《得配本草》
 - 空青《冯氏锦囊秘录》
 - 空青《名医别录》
 - 空青《千金翼方》
 - 空青《神农本草经》
 - 空青《吴普本草》
 - 空青《新修本草》
 - 空青《药性切用》
 - 空青《医学入门》
 - 空青《玉楸药解》
 - 空青《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空青《证类本草》
 - 空青《证类本草》
 - 空青石《目经大成》
 - 空青商陆散《备急千金要方》
 - 空青商陆散《备急千金要方》
 - 种空青秘法(华佗种空青)《华佗神方》
 
《本草纲目》石部
- 玉
 - 玉屑
 - 白玉髓
 - 青玉
 - 珊瑚
 - 马脑(玛瑙,文石,摩罗迦隶)
 - 宝石
 - 玻璃
 - 水精
 - 琉璃
 - 云母
 - 白石英
 - 五色石英
 - 紫石英
 - 菩萨石
 - 丹砂
 - 水银
 - 水银粉
 - 粉霜
 - 银朱
 - 灵砂
 - 雄黄
 - 雌黄
 - 石膏
 - 理石
 - 长石
 - 方解石
 - 滑石
 - 不灰木
 - 五色石脂
 - 青石脂
 - 黄石脂
 - 白石脂
 - 赤石脂
 - 桃花石
 - 炉甘石
 - 井泉石
 - 无名异
 - 蜜栗子
 - 石钟乳
 - 孔公
 - 殷
 - 土殷
 - 石脑
 - 石髓
 - 石脑油
 - 石炭
 - 锻石
 - 石面
 - 浮石
 - 石芝
 - 阳起石
 - 磁石
 - 玄石
 - 代赭石
 - 禹余粮
 - 太一余粮
 - 石中黄子
 - 空青
 - 曾青
 - 绿青
 - 扁青
 - 白青
 - 石胆
 - 太白石(白石)
 - 特生石
 - 握雪石
 - 砒石
 - 土黄
 - 金星石
 - 婆娑石
 - 礞石
 - 花乳石
 - 白羊石
 - 金牙石
 - 金刚石
 - 砭石
 - 越砥
 - 姜石
 - 麦饭石
 - 水中白石
 - 河砂
 - 杓上砂
 - 石燕
 - 石蟹
 - 石蛇
 - 石蚕
 - 石鳖
 - 蛇黄
 - 霹雳砧
 - 雷墨
 - 食盐
 - 大盐
 - 戎盐
 - 胡盐
 - 光明盐
 - 卤碱
 - 凝水石
 - 玄精石
 - 绿盐
 - 盐药
 - 朴硝
 - 马牙硝
 - 玄明粉
 - 硝石
 - 生硝
 - 砂
 - 硼砂
 - 石硫黄
 - 石硫赤
 - 石硫青
 - 矾石
 - 绿矾
 - 黄矾
 - 汤瓶内碱
 - 附录诸石二十七种
 - 金石部
 

